
3月17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努力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00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700億元,旅游總收入達到2700億元,入境旅游人數達到130萬人次,展會節事活動達到800場次。
武漢市將依托濱水之城,構建“大江大湖+消費”格局,打造世界聞名的文旅觀光、生態旅游目的地;依托大學之城,釋放“大學+消費”活力,強化“教育+消費”,打造“留學武漢”品牌;依托創新之城,促進“數字+消費”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零售消費高效融合。
要聚焦武漢優質商品和服務,打造武漢制造品牌、服務品牌、文旅品牌、康養品牌,培育國際消費新品牌,提高“購在武漢”“樂玩武漢”全球知名度。
其實,武漢最重要的資源還有建筑、健康。要增加一個“設計+消費”“健康+消費”的概念。
“設計之都”是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授予某些“創意城市”的七大主題榮譽稱號(文學之都、音樂之都、電影之都、設計之都、民間藝術之都、媒體藝術之都、烹飪美食之都)之一。
2017年11月1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簽批,武漢正式入選2017年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
已經命名的10個“設計之都”是: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蒙特利爾、首爾、名古屋、神戶、深圳、上海和北京、武漢。
申請指南與條件:
既定的設計行業;
由設計和建筑環境支撐的文化景觀,包括建筑、城市規劃、公共場所、旅游。紀念碑、交通標志和信息系統等;
設計學校和設計研究中心;
創意和設計的運作群體在當地或國內的可持續活動;
舉辦展覽會,特別是設計展會和活動的經驗;
設計者和城市規劃者利用當地的城市/自然資料方面的機會;
設計推動的創意產業,如建筑室內裝飾、軟裝設計、紡織品時裝設計、珠寶裝飾品設計、交互設計、城市設計和生態環保設計等。
上海在消費城市建設中,很注意建筑。
2018年起,上海線上與線下聯動融合,共同推進“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的發展。
在“Reading Building梧桐深處”徐匯區建筑可閱讀主題展上,一切東西仿佛都會“說話”,市民和游客只要掃描各種二維碼,就可通過手機的文字、圖片、語音等功能,深入挖掘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
徐匯區共有兩千多棟老房子,其中,歷史優秀建筑253處,集中展現了古今中外建筑藝術的精髓,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因此,保護它們的“可讀性”尤為重要。
武漢的健康醫療資源豐富。
2022年11月,復旦版《2021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公布。武漢5家。與杭州并列第四。
目前,醫院數最多的10個城市:
重慶、北京、成都、青島、天津、上海、武漢、西安、杭州、石家莊。
執業醫師人數最多的10個城市:
北京、重慶、上海、成都、廣州、杭州、天津、鄭州、深圳、武漢。
醫療機構床位數最多的10個城市:
重慶、上海、成都、北京、鄭州、廣州、武漢、哈爾濱、杭州、長沙。
綜合來看,全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杭州、西安。
2020年5月,在武漢市衛健委討論兩座醫院怎么辦時,我就建議,完整保留一座,加上大蓋子,作為世界抗議博物館。另外一座分拆,一個省和三所軍醫大學各送一個單元,作為科普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