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陸運河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項目起于南寧市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約135公里,按內河Ⅰ級航道標準建設,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
2022年8月28日正式開工的平陸運河建成后,中國西南地區貨物經平陸運河出海,較經廣州出海縮短入海航程560公里以上,預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運輸費用每年可節約逾52億元(人民幣,下同)。總投資約700億元。
歲末年初,2300多人分布在平陸運河馬道、青年、企石等三個樞紐控制性工程建設現場加緊作業,600多臺機械在山坳間穿梭不息。
經過4個月的建設,平陸運河控制性工程一期工程已累計完成土石方開挖約1725萬立方米,完成形象投資37.02億元。
預計2023年3月,馬道樞紐、青年樞紐一期工程將基本完成,為二期船閘主體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平陸運河經濟帶已初步確定“水、土、電(清潔能源)、運(物流)”四大產業發展方向。未來經濟帶將沿西江黃金水道向上游延伸至云南等地、向下游延伸至粵西等地,沿西部陸海新通道向北輻射至川、渝、貴、湘、陜、甘、青等地。
西江,古稱郁水、浪水和牂牁江,是珠江流域內最大的水系。發源于云南省曲靖市烏蒙山余脈馬雄山東麓,流經滇、黔、桂、粵4省(區),至廣東三水思賢滘與東江、北江交匯,合珠江三角洲諸河合稱珠江,在磨刀門注入南海。西江干流至三水縣思賢窖全長2075公里,流域面積35.31萬平方公里。
100多年前,在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打通珠江、西江及北部灣、開通平陸運河的想法就有所呈現。
新中國成立后,平陸運河項目歷經多次勘測,但因各種條件所限未能開工建設。十八大以來,平陸運河相繼納入國家相關規劃,項目進入快車道。
2019年,平陸運河研究論證被列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此后,平陸運河項目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躋身新時代“國字號”工程。
2021年10月,曾在水利部任職的劉寧,履新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先后主持召開12次會議研究指導平陸運河規劃建設,并多次赴項目現場考察調研。
2022年3月,平陸運河項目正式立項,此后不到半年,項目快速推進,于8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
湖北的荊漢運河也希望能夠得到重視。
專家建議:江漢運河+荊漢運河模式。
實際由三條運河組成,成“4”字形,旨在繞開荊江南段和漢江下游的九曲回腸的河道,提供從荊州直達武漢、從漢江中游直達荊州、監利的裁直航道。其中,荊漢運河(武漢的漢南區至荊州)建議做成 5000-10000噸級航道,使未來的長江萬噸級航道延伸到重慶成為可能;江漢運河南北線(沙洋至監利)做成 3000 噸級以上航道,作為從華北經過鄭襄運河到湘江的南北航道的一部分。
2022年5月24日下午,湖北省水利廳廳長廖志偉到訪長江設計集團,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設計集團董事長鈕新強會見廖志偉一行,就荊漢運河、三峽水運新通道等戰略規劃項目展開座談交流。
鈕新強院士指出,推進荊漢運河戰略研究,事關黃金水道航運效益發揮,事關國家重點保護水生動物生態環境改善,事關水利防災體系建設,集團自2015年啟動研究,方案逐步成熟完善。下一步希望結合國家戰略需要和湖北省發展布局要求,抓緊推進。關于三峽水運新通道的前期工作,集團目前已完成工程預可研報告及有關的重點專題研究,成果已通過中咨公司評審,由水利部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
看來大有希望。
【西段】荊漢運河,始于湖北省松滋市老城鎮蘆家河,自西向東經松滋河、采穴河、虎渡河,至長江右岸邊的雷洲村,
【東段】向北過長江后,經長江干堤左岸陳家灣,穿西干渠、四湖總干渠至新溝鎮北,入東荊河。再順著東荊河而下到輝洲灣交叉樞紐。全長236km。較長江干線縮短里程約254km。
筆者較早提出江漢三角洲經濟區,有了荊漢運河更有希望。
一百年前,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建議修建江漢運河,就是如今的引江濟漢工程。
2014年8月8日,引江濟漢工程進水節制閘3#閘門啟動按鈕,引江濟漢工程實現應急通水,長江水首次反哺漢江。
2011年,湖北省委提出壯腰工程,我建議建設江漢三角洲經濟區。這個三角洲由武漢——潛江——荊州構成,總面積達1.4萬平方公里(臺灣3.6萬平方公里)。是武漢西邊新發展空間。
夏振坤先生早年提出:建江湖三角洲(兩湖一平原),即洞庭湖經濟圈、鄱陽湖經濟圈、江漢平原經濟圈。就是現在的中三角。
將來我們可以把江漢三角洲經濟區稱為“長江大灣區”,或者“江漢大灣區”。模仿“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