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看得最多的是“京東小店”。一種小規模的社區便利店,現在來了大家伙。
10月1日,位于沈陽市大東區滂江街的沈陽京東MALL正式開業,為沈陽消費者帶來科技的、娛樂的、低碳的、交互的消費場景,以及一站式的、新奇的、專業的、自在的消費體驗。
作為東北首家集前沿潮流、炫酷科技于一體的全場景綜合類消費商業體,沈陽京東MALL覆蓋最多、最全的京東線下業態,營業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擁有135個品牌專廳和19個沉浸式體驗區,可售商品超過20萬種,在3C潮電的基礎上,全新升級融合了新能源汽車、智慧家居、京東酒業、京東餐飲、IP潮玩集群等,并且按照不同業態和消費場景分置在各個主題樓層,使得消費者能夠在沉浸式的潮酷體驗中完成一站式消費,全方位滿足逛、玩、買等購物和娛樂需求。
2層與3層的家電商品融入居家場景,前來體驗的消費者不僅在游戲電視體驗區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激情對戰”,更可以在廚房電器體驗區學習親手烘焙糕點、品嘗咖啡,還可以現場感受新風空調的健康與清新……充滿新意的豐富內容讓消費者在親身體驗中感受趨勢品類家電的“魅力”。
在4層的京東新百貨家居家裝體驗區,則涉及整裝定制、建材衛浴、家具、廚具、家紡、日用等居家全品類,核心品牌展區超過20家,除與京東MALL有過多次合作的喜臨門、雅蘭、夢百合、九牧、箭牌、松下等品牌外,新增歐派全屋定制、源氏木語、雙立人、恒潔、大白、黑白調、睡眠博士等更多品類的翹楚品牌。而歐派全屋定制也是繼尚品宅配之后,又一個與京東線下渠道深度合作的定制類品牌,雙方打通了線上線下及本地化流量,通過營銷聯動,真正為年輕人提供一站式、一體化、個性化的家居家裝服務。
還有15個提案師、101個家電顧問、218名產品專家,隨時為到店的消費者提供完整的一站式品質生活解決方案。
除了全場景、沉浸式的購物體驗,沈陽京東MALL還設置了諸多標志性、科技感爆棚的“網紅打卡點”。如為沈陽首個室外裸眼3D大屏。
在今年京東618期間,西安京東MALL為到店用戶帶來潮酷十足的樂隊演出、COSER巡游、國風市集等精彩活動,掀起線下用戶到店熱潮。此后,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石家莊店開業迎賓。
武漢也有機會。
今年6月23日,京東與武漢地鐵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武漢京東MALLl即將落戶秦園路!共同打造城市地鐵城市綜合體(TOD)開發樣本。
所謂TOD是指以地鐵、輕軌等公共交通站點為核心而建設的城市綜合體,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居住于一體,方便乘客選用公交、步行、自行車等多種方式出行。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運營TOD項目的城市超過20座,在建或規劃TOD項目的城市超過30座。對于京東MALL而言,此次合作也跳出了以往門店選址的模式,借助武漢地鐵的硬實力和成熟的TOD運營,“破圈”探索以地鐵站點為核心具有的區位、交通優勢,及海量客流所帶來的巨大商業潛力。
近年來,京東電器已經逐步建立起京東MALL、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和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以及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之家、京東手機專賣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等組成的全渠道矩陣,并且不斷“提速”。
旅游無非是“吃住行游購娛”,在些在京東MALL中都有。
過去,安安靜靜購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一個月以前,繼沃爾瑪“兩連關”后,武漢又一超市品牌進入老店“閉店”節奏。網傳家樂福洪山廣場店即將“閉店”,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該店掛出“清倉”海報,超市內場地“縮水”。武漢家樂福方面表示,包含洪山廣場店在內,目前在漢兩家門店進入“倒計時”,后續將往“會員制”等業態組合方向調整。
家樂福洪山廣場店于2003年1月21日開業,為家樂福布局武漢的第三家門店。我于2003年5月20日到湖北省統計局工作。都要退休了。
1997年,武商首家“量販”超市百圣店開業,拉開超市大賣場布局。
中商平價、中百倉儲、家樂福等超市品牌相繼在1998年落地,“平價、量販”的大而全姿態成為超市購物發展主流。
2000年后,沃爾瑪、易初蓮花、大潤發、麥德龍、永旺等國際連鎖超市落地武漢,則將超市大賣場模式推向“吃喝玩樂”全業態發展高潮。
2018年“新零售”型超市盒馬鮮生入漢,能線上下單,線下快速配送,海鮮餐飲現撈現做,為行業帶來不小沖擊。迎接“觸網”與“生鮮”熱點,武商、中百本土品牌也開啟“海鮮島”與“配送”轉型。
2021年7月20日,商務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指出在推動零售多業態發展、規范社區電商的同時,也鼓勵實體商超企業發展社區商業。生鮮電商、便利店加速布局,超市業態在細分賽道上競速,網絡下單配送已成“標配”,“會員店”“社區店”“定制店”甚至連專門“廚房店”也應運而出,商超不再一味“博大”。
2021年,精簡版生活館、時尚社區店、街區店,武商超市一口氣連開多家創新化門店,商品門類重點打造自有品牌“武商優品”。
2022年,中百集團除原有“綠標”“藍標”“鄰里”店外,5月首家精選會員店布局恩施,6月則將首家中百大廚房社區專賣店開在鐵機路,專攻“生鮮儲備場”,不到120平方米面積,將附近居民的一日三餐安排得明明白白。
變化是不變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