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涉及企業負擔的進一步減輕。本次出臺的接續增量政策針對性強、力度大。幫扶政策針對目前國內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目的是進一步激活經濟內生動能,助力經濟鞏固恢復基礎。對沖7月工業、消費增速放緩的問題。有利于擴大制造業市場需求,推動消費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增強發展后勁。
一是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緩繳的五稅兩費(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除外)、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及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9月1日起再延遲4個月補繳,涉及緩稅4400億元。同時對制造業新增留抵稅額即申即退,2個工作日到賬,今年后4個月再為制造業退稅320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發布關于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繼續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2年9月1日起,已享受延緩繳納稅費50%的制造業中型企業和延緩繳納稅費100%的制造業小微企業,其已緩繳稅費的緩繳期限屆滿后繼續延長4個月。
二是對制造業、社會服務領域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設備,支持銀行以不高于3.2%利率投放中長期貸款(加計扣除+貸款)。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專項再貸款。再貸款額度2000億元,期限1年、可展期兩次。
落實已定中央財政貼息2.5%政策,今年第四季度內更新改造設備的貸款主體實際貸款成本不高于0.7%。創出歷史新低。這無疑是一個極為優惠的價格,將會激勵相關主體把握時間窗口,加快實施技改投資。
要理解這一點,要看看上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
9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階段性財政貼息(政策13日會議出來了,2.5%)和加大社會服務業信貸支持,促進消費發揮主拉動作用。
今年第四季度,對高新技術企業購置設備的,允許一次性稅前全額扣除并100%加計扣除。
對現行按75%稅前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統一提高到100%,鼓勵改造和更新設備。
對高校、職業院校和實訓基地、醫院、地下綜合管廊、新型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轉型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貸款,實施階段性鼓勵政策,中央財政貼息2.5個百分點,期限2年。此次會議追加了支持政策,即支持銀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投放中長期貸款,并由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專項再貸款。
“加計扣除+低息貸款+貼息”。再不買就說不過去了。
總之,通過財政、貨幣政策協同配合,加大制造業支持,有助于緩解制造業企業資金壓力,有效降低制造業綜合經營成本,促進制造業在設備更新、改造方面投資,帶動制造業需求;同時,制造業設備更新改造,有助于提升生產研發效率,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和競爭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