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來,韓國政府在人口增長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韓國2020年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2017年,韓國自然增加人數首次跌破10萬人大關,此后逐年減少。另外,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4,人口老齡化現象持續加重。
2020年12月,韓國公布低生育老齡化對策,承諾從2022年起為育兒家庭提供補助,父母各可申請3個月育兒假,還將發放生育補貼。
2020年12月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并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2021年1月,韓國昌原市提出名為“結婚夢想論”的政府補貼計劃。新婚夫婦如果在結婚時貸款1億韓元,婚后生下一名子女時免除利息,生下兩名子女免除貸款本金的30%,生下三名子女貸款將一筆勾銷。
韓國不少地方政府推出“生孩子免租金”政策。在忠清南道峨山市,一個正在建設中的社區表示,業主生一個孩子可減免公寓月租金的50%,生兩個孩子就可以完全免除月租,最長租期可達10年。
2021年12月,韓國推出“3+3育兒假”制度,即父母雙方都為未滿12個月的子女申請育兒假,前3個月可獲得與平時工資持平、最高金額為每人每月300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83韓元)的育兒補貼。若勞動者在一個單位持續工作超過1年,且有8歲以下或未滿小學二年級的子女便可申請育兒假,時間最長可達1年。男性和女性都可申請。育兒假的前3個月,育兒補貼為平時工資的80%;第四個月至休假結束,育兒補貼為平時工資的50%。2020年韓國休育兒假的人數約為11.2萬人,同比增加6.5%。其中男性占24.5%,人數達到約2.7萬人,同比增長23%。
受疫情影響,韓國生育率創新低。韓國決定從2022年起,向所有新生兒發放價值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萬多元)的“初次見面”禮品券,同時提高相關醫療費報銷比例。
韓國政府預測到2040年,韓國的在校大學生數量將降至118萬人,只有2020年時的一半。為緩解人口危機,韓國政府2022年下半年將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包括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萬元的生育補貼,延長帶薪育兒假等。
2021年韓國總和生育率(育齡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數)為0.81,同比減少3.4%,創有相關統計以來的最低值。新生兒數量為26.06萬人,同比減少4.3%,同樣是歷史新低。在經合組織38個成員國中,韓國的總和生育率排名倒數第一,是唯一一個總和生育率低于1的國家。首爾等大城市的育兒負擔嚴重,被認為是影響生育的一大因素。近日,政策出臺。
首爾市宣布啟動“幸福爸媽”項目,幫助0至9歲兒童的父母減輕育兒負擔。覆蓋安心托管、舒適出行、健康療愈、工作與生活平衡四大領域28個具體項目。
根據“幸福爸媽”項目,如果低收入家庭父母將1名3歲以下子女交給近親照看或送至民營兒童托管機構,每月可領取30萬韓元(1美元約合1386韓元)補貼,時間最長為1年。
如果有2個孩子符合條件可領取45萬韓元補貼,有3個孩子可領取60萬韓元補貼。
首爾市政府將在市內5個區試點開展“病童臨時看護與看病陪同服務”。在孩子突發疾病時,專職看護人員可替父母帶孩子就醫或提供臨時托管服務。首爾市明年還將指定500名專職托管員,開展“兒童上學專職接送服務”,解決部分雙職工家庭的接送孩子難題。到2026年,首爾市的夜間托管和小時制托兒所等緊急托管機構的數量有望從目前的745家增加到1226家,提供照看兒童服務的“兒童咖啡廳”將擴大至400家。
首爾市還計劃運營配備安全座椅、可容納嬰兒車的家庭專用出租車,并擴大親子洗手間的數量和覆蓋范圍。
這些都是很務實的政策,我國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