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19項接續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在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項目的基礎上,再增加3000億元以上額度;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10月底前發行完畢。
二是核準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基礎設施等項目,項目要有效益、保證質量,防止資金挪用。
三是對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緩繳一個季度,鼓勵地方設立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風險補償基金。
四是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2000億元能源保供特別債,在今年已發放300億元農資補貼基礎上再發放100億元。
五是持續抓好物流保通保暢。
六是中央推動、地方負責抓落實。
具體19條接續政策是什么?還不具體。
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充分釋放政策效能,加快擴大有效需求。用“放管服”改革辦法再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發揮效能,細化實化接續政策、9月上旬實施細則應出盡出。
大家都很期待。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8方面舉措,加快擴大有效需求,著力穩住經濟大盤。
一是在用好新增3000億元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礎上,對符合條件項目滿足資金需求,避免出現項目等資金;將上半年開工項目新增納入支持,以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二是擴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領域,將老舊小區改造、省級高速公路等納入,盡可能吸引民間投資。
三是出臺支持制造業企業、職業院校等設備更新改造的政策。
四是引導商業銀行為重點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配足中長期貸款。有關部門和銀行要完善考核辦法,形成激勵機制。
五是對重點項目繼續采取集中辦公等方式,提高審批效率。地方政府可根據職權作出承諾,項目落地后補辦手續。
六是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靈活運用階段性信貸政策和保交樓專項借款。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
7月,受益于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恢復、減免車輛購置稅政策提振消費需求等有利因素,汽車行業利潤回升較快;1-7月,汽車制造業利潤2739.4億元,同比下降14.4%,降幅比1-6月縮小11.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5.6%。
江夏區動作快。
《江夏區2022年汽車消費財政補貼資金實施細則》部分內容進行調整,實現“擴面提標”:即從9月1日起至12月31日,對在指定經銷商網點購買車型目錄內的燃油乘用車給予每輛3000元一次性補貼提高到5000元一次性補貼,新能源乘用車從每輛5000元一次性補貼提高到10000元一次性補貼。
湖北省行政區域內購買江夏轄區企業生產的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車的消費者均可享受補貼,經銷商網點從武漢市14個擴充至全湖北省43個,襄陽、宜昌、黃石、荊州、十堰等地均設有3-4個經銷商網點。
七是國務院再派一批督導和服務工作組,赴若干省份推動政策落實。
八是各地也要建立督導和服務工作機制。項目要按照有回報、保證資金不挪用和工程質量的原則不失時機推進。
這些都是為了三季度以及全年有最好的結果。
從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看,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投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2.1%、32.1%、35.8%,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較2019年同期下降26.9個百分點,貢獻率明顯下降,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則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8.3個百分點、18.6個百分點。
疫情的不確定性,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猶在,關注房企債務風險。
結合近三年數據和“十四五”GDP潛在增速,測算均值、較理想、較差情況下全年GDP增速分別為4.0%、4.5%、3.5%。
去年三季度出現拉閘限電等情況,GDP基數不算高,疊加必要增量政策的刺激,三季度GDP可能超預期,適當上調至5.0%還是有希望的。
IMF預計2022年中國GDP增速為3.3%。保4爭5都是合適的,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