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一周財經分析(7.11-17)二季度0.4%來之不易
2022-07-19 20:00:37   來源:今日湖北

1、二季度0.4%也來之不易

15日10點,國新辦舉行202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可以說是舉世矚目。

——GDP。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

從數字來看,下半年應該會趨于正常,企穩回升趨勢比較明顯。

現在上半年GDP增長為2.5%,預測下半年GDP增長大概在4%到5%之間,如果努力一下,可能也會達到5%以上。但全年達到5.5%的增長目標較為困難。

二季度GDP增長是0.4%,雖然低,還算是正增長。實現了6月25日下午全國穩住經濟視頻會的目標。

圖片

國家統計局還發布了2022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其中北京上半年生產總值絕對量同比增長0.7%,上海同比增長-5.7%。

圖片

湖北上半年,第八位。比福建少100億元。

對二季度的預測,兩位專家的觀點值得介紹。

王一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于2022年6月25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季度論壇(2022年中期)“穩字當頭的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上的發言。

二季度由于受疫情沖擊,對全年經濟依然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缺口,需要下半年經濟快速拉升來填補。如果按照年初預期目標5.5%的增長,全年名義GDP應該達到125.5萬億元,現在看來,二季度經濟增速大體在1%左右。要實現全年5.5%的增長目標,下半年實際增速要達到7.8%才可以實現,比較去年三、四季度增長水平要高出三到四個百分點,這還是有難度的。總體看,下半年經濟會有比較強勁的回升,但要實現5.5%的預期增長目標仍是有難度的。

7月15日,連平發文:《九問下半場中國經濟》。

今年GDP將會呈現出前低后高的走勢。其中一、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增速由高轉低,并于二季度探底。三、四季度GDP將企穩反彈,三季度可能是年內高點。在消費失速、出口大幅放緩的情況下,投資成為GDP的主要拉動力。預計二季度消費拖累2個百分點,投資拉動2到2.2個百分點,出口拉動0.2到0.3個百分點,二季度GDP增長0.5%左右。

若下半年消費穩步復蘇,則預計全年社零累計增速1.5-2%。由于社零占GDP比重約為40%,因此能拉動GDP0.6-0.8個百分點,則全年GDP有望達到4.8%左右的增長。如果出臺抗疫特別國債,則有望將GDP增速拉至5%以上,接近或達到預期增長目標,繼續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

當地時間1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2022年夏季經濟展望報告預計,預計2022年和2023年歐元區經濟將分別增長2.6%和1.4%。

——工業回歸正常,復工復產扎實穩進。

從工業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其中,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5月份增速由負轉正,增長0.7%;6月份增長3.9%,環比增長0.84%。

圖片

工業增加值增長3.4%預示工業回歸正常,復工復產扎實穩進。

——6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3.1%來之不易

從消費數據來看,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4.6%。其中,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5月份降幅收窄至6.7%;6月份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0.53%。

圖片

6月份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3.1%,這是來之不易的數字。經三個月下跌后,社會消費品總額終于呈現正增長且數額高。從上月負6.7%增長到現在的正3.1%,實際增長達10%,這也說明目前經濟恢復趨于正常。原來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消費倒退對GDP的影響,畢竟消費能占到GDP的70%。

——對下半年經濟走勢還是比較樂觀

從房地產數據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5.4%。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8.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1.8%。

圖片

六月份房地產的銷售應該會好于五月份,各地的措施也正在貫徹落實。從統計局的數字來看,房地產的價格在上漲,包括新房和二手房,漲的幅度雖不是很大,但這也是政策放松的結果。

由于銀行現在難以背負資金壓力,只有房地產工地開工,銀行才能夠恢復貸款。建議,各地政府可以出面調整一下,實在做不成的項目可以讓一些有實力的央企等參與,讓央企和民企對接,有些民企的項目也可以賣給央企。

下半年應該不會出現像上海這樣的情況,上海這次疫情時間長,牽扯的面太廣,對全國經濟影響較大。下半年只要不出現這種情況,復工復產都會正常進行。最近像蘭州、鄭州、駐馬店、珠海等地,在小范圍出現點發狀態的控制方面已經很有經驗,所以下半年經濟走勢還是比較樂觀的。

7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強調,5月主要經濟指標跌幅收窄,6月經濟企穩回升,這極為不易。但經濟恢復基礎不穩固。抓住經濟恢復重要窗口期,堅持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推動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要應對好兩難多難問題,既穩增長,又防通脹、注意防輸入性通脹。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既要有力,尤其要加大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力度,又要合理適度,不預支未來。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統籌兼顧,防止單打一、一刀切。繼續擴大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這是下半年的基調。繼續努力。

財政部:1-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221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3.3%,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0.2%。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8887億元,同比增長5.9%。上半年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41萬億元。

央行相關負責人詳解上半年金融數據:央行連續開展30億元公開市場操作,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上半年,央行降低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上繳結存利潤9000億元,合理增加流動性供給,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6月末,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9.7%,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18.5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8%,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2.6個百分點。


2、武漢十個節點

英雄城市之所以英雄,有幾個重要的指標,一是地位重要,二是貢獻巨大,有十個節點可以展現:

3500年前漢口北的盤龍城已經奠定其作為商王朝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

2400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武漢留下了多篇憂國憂民的詩篇;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武昌屯兵七年、四次北伐;

清末張之洞湖北新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成為首義之城;

1927年收復漢口;

1937年底成為抗戰的戰時首都,武漢保衛戰在此展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漢兩度成為國家實施工業化戰略的重要基地,在全國率先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1998年夏抗洪,貢獻了偉大的抗洪精神;

2020年春抗疫,錘煉了偉大的抗疫精神。通過歷史脈絡的梳理,不難發現,武漢英雄城市是傳承有秩、源遠流長的。

打造新時代的英雄城市,要用好博物館的力量,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遺址遺物,讓英雄城市立起來、活起來。

我建議:建立完整保留一座醫院,加透明頂,作為“世界抗疫博物館”。

參加省政協常委會的意外收獲。

圖片

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于17日上午正式投運(大興)!

花湖機場按照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45萬噸的要求設計。機場運行保障等級為4E級,本期建設東、西2條遠距平行跑道及滑行道系統,跑道長3600米、寬45米,跑道間距1900米,建設有近70萬平方米的貨運轉運中心、1.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124個機位站坪。

對標美國孟菲斯機場,陸續開通國際貨運航線10條左右、國內航線50條左右,逐步成為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著力打造中國乃至亞太地區物流新高地。

圖片

照片非常清晰。花湖機場助力新發展先行區。


3、北京新商業

北京市商務局發布《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促進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從拓展空間、豐富業態、提升品質、優化監管4個方面,提出15條具體措施。

鞏固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餐、家政、美容美發、末端配送(快遞柜)、便民維修、洗染等8項基本便民服務功能全市社區全覆蓋成果,強化城鄉統籌,精準補建綜合超市、藥店、前置倉等基本保障類業態,豐富發展特色餐飲、蛋糕烘焙、茶飲咖啡、新式書店、養老康護等品質提升類業態。

到2025年,全市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落地2000個以上國內外生活服務業品牌首店,培育5萬家以上生活服務業數字化門店,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生活服務體系。實施“X+早餐”計劃,支持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等搭載早餐。推動200個以上菜市場轉型升級,實現“顏值”“內涵”雙提升,為鄰里提供社交服務和互動空間。將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餐、綜合超市、藥店、前置倉、菜市場等納入全市促進生活服務業發展項目資金支持范圍,各區出臺相應資金支持政策,形成市區合力。

引導品牌連鎖企業、電商平臺企業新建或規范提升農村便民店,2022年試點鋪設不少于100個網點,2025年推廣覆蓋全部千人以上行政村。

北京自2019年起陸續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打造包容多元、業態融合、動靜相宜、安全便捷的“夜京城”,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層次夜間消費需求,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北京市促進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若干措施》(即“夜經濟3.0版政策”)。

據悉,夜經濟3.0版政策共包含9條具體措施,重點突出“北京范”“時尚潮”“文化芯”“科技核”。

一是對標國際,打造“夜京城”城市名片。打造10個左右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夜京城”特色消費地標,30個左右具有夜間消費顯著活力的“夜京城”融合消費打卡地,40個左右具有區域保障力的“夜京城”品質消費生活圈,給予運營主體掛牌支持。

二是動靜結合,升級首都夜間消費“文化芯”。延長劇院、劇場、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書店等主體夜間開放時間。

三是運用科技與藝術,豐富夜間潮玩潮購新體驗場景。對商業主體改造提升或數字化建設給予一次性資金支持,商業主體改造提升單個項目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商業主體數字化建設單個項目最高給予200萬元資金支持。

四是融合文旅商體,拓展特色夜間多元消費。開發夜游大運河、夜游亮馬河等特色旅游項目,打造5-10條全市夜游精品路線。對運營主體最高給予200萬元資金支持,打造“夜京城”首發中心。

五是培育特色經營街區,激活城市夜間消費“煙火氣”。新培育10條市級“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

六是突出“一刻鐘”便民,提升品質夜生活便利度。鼓勵便利店、藥店等視情延長營業時間,有條件的可24小時營業。

七是出獨特精美鄉村線路,繁榮活躍京郊節假日夜經濟。

八是強化大數據分析應用,優化夜間出行交通保障機制。

九是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確保夜間經濟安全有序運行。有針對性調整和加強夜間巡控警力。


4、國有經濟新動向

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再發力”:7月12日,國資委舉行的“中央企業深化專業化整合工作推進會”。2

5家中央企業、海南省國資委及有關地方企業就13組專業化整合項目開展了集中簽約,項目涵蓋數字科技平臺、通航業務、能源裝備、供應鏈服務等合作領域。

此次簽約的項目中既有傳統行業的資源整合,又有新興產業的聚力攻堅;既有同類業務的橫向集聚,又有產業鏈上下游的縱向貫通;既有央企間的協同聯動,又有中央企業與地方國資國企間的合作發展,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未來要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加快央企間資源有效整合,在檢驗檢測、醫療健康、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計算、鋼鐵、物流等重點領域和戰略性、前瞻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競爭能力強、資源配置優的一流企業;聚焦提升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內部深度整合融合;聚焦發揮平臺功能作用,實現產業集團與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協同聯動;聚焦更大范圍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中央企業與外部資源有機結合;聚焦提升整合效率效果,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確保專業化整合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5、服裝產業的數字化

阿里巴巴近日發布“2022數實融合趨勢觀察”報告指出,數實融合正從消費邁向生產、從餐桌走向土地;從大企業到中小微企業,從數字化轉型到天生數字化;同時,數字化與低碳化開始孿生發展。

數實融合總體上呈現三個階段:在1.0時代,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是簡單相加,數字要素開始零星滲透進實體經濟;2.0時代,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相融,許多領域出現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引領式發展;3.0時代,所有行業發展都受益于數字技術推動,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3.0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產品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長”在這個數字技術生態之上。

今年我國荔枝主產區遭遇生產小年,而在廣西靈山,當地政府攜手阿里巴巴數字鄉村共建菜鳥智能產地倉,通過數字化分選線檢測果徑、糖酸比等數據,將荔枝分為3個等級,平均收購價較以往提高了25%。同時產地倉提供的公共服務,為本地商家、中國電信等客戶降低整體供應成本15%-20%,靈山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鄉親們“減產減收”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之前漢帛有近10個品牌,在全國各地有300多個零售門店。2016年,漢帛關閉所有的零售直營門店,將精力全部投入在供應鏈平臺的打造和構建上。導入富士康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立哈勃智慧云、構建“ZHI”時尚產業鏈……近幾年來,借助數字化賦能,漢帛的產能每年穩步提升15%左右,能耗也得到有效控制。

伴隨數字化的澎湃浪潮,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深度融入紡織服裝業各個領域,催生協同研發設計、自動化生產、在線監測、共享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這些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技術應用,讓紡織產業與數字經濟漸行漸近,加速融合。

借助互聯網技術,服裝定制企業采O2O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定制企業獲得數據后通過自有或者第三方工廠進行生產,再寄送給消費者,生產周期和成本大幅壓縮。

哈勃智慧云可以為供應鏈伙伴提供標準化接入口,將平臺訂單自動派發給下游工廠,實現供應鏈與工廠的信息匹配;可以幫助傳統工廠進行信息化改造,通過低成本批量可復制的智能生產方案,采集、處理、傳輸、分析、反饋產能端數據,達到與行業云訂單數據及供應鏈數據的匹配等。

共享量體師。

財經頭條APP:7月13日,天下秀和創維官宣全球首款數字藏品展示硬件發布,天下秀董事長李檬出鏡解讀“可以上墻的數字藏品”。該產品集加密數字藝術權證硬件存儲、哈希值獨立顯示、數字藝術品影像還原顯示三項功能,運用多項專利技術,為數字藝術品發行、收藏帶來全新模式!

原來只在手機里。

靳尚誼《臨莫高窟第二二〇窟(初唐)供養菩薩像》數字版畫。

圖片


6、汽車進家庭的空間

到2020年,全國共有1908.24萬戶家庭擁有汽車,占全國總家庭戶數的41.7%。在有車家庭中,81.35%是20萬元以下的汽車,而擁有的汽車總價超過100萬元的家庭僅有12.47萬戶,在有車家庭的占比為0.65%。

圖片

今年1月10日,全國首家東風全品牌汽車銷售商城——東風汽車商城·房縣亨運店在房縣開業。去年4月10日,東風公司與房縣人民政府開展共建產業協作“東風縣”項目,雙方共同制定鼓勵汽車消費十條意見(簡稱“車十條”)。“車十條”明確,持有房縣籍身份證或房縣社保憑證,在房縣銷售網點購置東風公司旗下汽車、在房縣繳稅上牌的居民,可享受政府補貼、廠家價格優惠、贈送車輛保險、貸款貼息等政策。

圖片

在2021年,房縣共銷售東風旗下品牌汽車2416輛,拉動汽車消費增長3億多元,兌現購車補貼2000余萬元,群眾購車平均每臺優惠1.2萬元,東風品牌汽車在房縣市場占有率由去年初的10%上升到71%。未來五年,預計東風車在房縣每年銷售量將達到2000臺。

去年9月28日,“房縣模式”推廣至十堰全市,最終全市增加訂單7000輛以上,綜合市占率超過30%。東風商用車消費增長,還直接帶動了十堰近700家東風商用車配套零部件企業的訂單增長。降低銷售成本。


7、“一人戶”家庭數占比超過25%

2021年中國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全國 “一人戶”家庭數超過1.25億,占比超過25%。獨居人口增加,也讓寵物的陪伴作用愈發凸顯。截至2021年年末,在所有寵物中,我國養貓和狗的人群數量仍然占比最大,且貓類已超過犬類。

2020年韓國約有664萬單人戶,在家庭總數中占比31.7%。手機應用程序瞄準單人戶市場。為幫助獨居人士,特別是不擅長家務的獨居男士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一款名為“孤獨部落國王”的手機應用程序可設置每周規劃,比如早起、定期掃除、存錢等,用戶每完成一個設定目標,這款應用程序的開發商就會向慈善機構捐款一次。程序還開辟專區,提供有用的持家信息和生活小竅門。


8、水利工程投資創新高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上半年,我國新開工22項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1769億元,開工數量和完成投資均創歷史新高。上半年我國新開工水利項目1.4萬個、投資規模6095億元。其中,750個項目投資規模超過1億元。

證券時報:7月12日,合肥電網全網負荷首次突破千萬千瓦大關,達到1013.3萬千瓦,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夏季最大負荷增長15.9%。標志著合肥電網跨入千萬千瓦級用電負荷的新階段;7月11日,浙江省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0190萬千瓦,同比去年最高負荷增加168萬千瓦;6月下旬以來,江蘇、河南、山東、四川、陜西等地的電網最高負荷均有大幅上升,創下歷史新高。

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通知。發展屋頂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推廣熱電聯產、余熱供暖、熱泵等多種清潔供暖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管理模式;推動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到2025年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輛占比提高到72%。

國信證券:具有顯著間歇性和強隨機波動性的風電光伏在電力系統中占比不斷提高,這也給電網調節消納帶來巨大壓力。虛擬電廠可以有計劃地消納電力,通過能源整合成一個可控的聚合體,統一實施能源管理并參與電網運行,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虛擬電廠可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網運行和電力市場交易,進行更靈活高效地“削峰填谷”。近期,為充分實現各類資源的協調開發和科學配置,提升電力系統實時平衡和安全保供能力,國家能源局、發改委等相繼出臺各項政策,將虛擬電廠的發展提到了重要位置。

濟南卻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讓大家不用開空調就能迅速降溫,并且實現26℃最舒適的恒溫效果。濟南在商業集聚的CBD片區開始集中供冷模式自去年試運行以來,目前已覆蓋了近21萬平米的用戶。整個項目采用同一套市政管網,冬天進行供暖夏季進行供冷,且南北能源中心互為冷源備用,換冷站和換熱站在同一個位置。

安靜。


9、湖北預制菜:溫氏咸寧雞

湖北預制菜有:黃岡東坡肉、鄂州武昌魚、潛江小龍蝦……

咸寧市咸安區賀勝橋鎮黎首村鐵軍大道北側,溫氏集團旗下華中佳味咸寧預制菜加工廠投產。面積8000平方米,2021年3月啟動建設,今年3月試生產。

正式投產后,預計年產預制菜1萬噸,未來有望突破3萬噸。以畜禽產品深加工及銷售為主營業務,打造“現宰現煮”鮮熟品牌,此次投產的咸寧預制菜加工廠,是繼華南、華東之后,集團在華中地區又一重大區域布局,旨在立足咸寧,面向湖北、湖南,把本地特色雞類名菜推廣出去。

2018年,溫氏集團在咸安區賀勝橋鎮注冊成立咸寧溫氏佳豐食品有限公司,建設禽類養殖配套屠宰、禽類熟食加工項目,計劃總投資9.5億元,占地面積約130畝,2020年部分生產線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屠宰加工肉雞4000萬只、肉鴨1500萬只,年生產熟食雞2000萬只。

2020年疫情期間,溫氏集團曾向湖北捐贈3500萬元的“鮮熟黃雞”、鹽焗蛋、速食雞湯等生活物資,均為預制菜。

搞預制菜最厲害的是廣東山東。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丝袜制服欧洲亚洲中文 |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最新一线 | 久久三级中文欧大战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