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的《求是》(2022年7期)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文章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第一,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第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第三,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第四,深化農村改革。第五,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第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第七,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
在“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中強調:
現在,發展鄉村產業,不像過去就是種幾畝地、養幾頭豬,有條件的要通過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創造更多就業增收機會。要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產業布局,推動農村由賣原字號向賣制成品轉變,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縣域。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既要有速度,更要高質量,實現健康可持續。
發展鄉村產業要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很多地方農業產業升級過程中,往往規模越來越大、用工越來越少、農戶參與程度越來越低,這是市場自發作用的結果。但是,我們要把握好度,不能忘了農民這一頭,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盡可能讓農民參與進來。要形成企業和農戶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農戶能干的盡量讓農戶干,企業干自己擅長的事,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要把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以縣為單位開展創建,形成梯次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格局。
在“深化農村改革”中強調:
要尊重基層和群眾創造,鼓勵地方積極地試、大膽地闖,用好試點試驗手段,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文章的最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中特別強調:
要廣泛依靠農民、教育引導農民、組織帶動農民,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美好家園。
以上內容強調了四點:
一是鄉村產業的提檔升級。要通過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二是“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盡可能讓農民參與進來。
三是尊重基層和群眾創造。
四是組織帶動農民,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對農民要提創新組織起來的口號。
能夠集中體現以上觀點的就是“三變”以及“人民公司”等創新。
除了總書記的文章,最近關于“三農”的報道也值得注意:
一是央行30日印發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意見,明確要強化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繼續加強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管理等。截至2月末,我國涉農貸款余額44.65萬億元,同比增長11.9%。
二是新疆“三變”案例。共同富裕的路就在腳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近年來,新疆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在2018年,昌吉州奇臺縣腰站子村按照“村兩委+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成立了股份合作社。
從小麥種植加工、銷售,到發展餐飲、鄉村旅游,腰站子通過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不斷延伸農民的增收鏈。
2009年以來,腰站子村全體村民用土地入股腰站子村豐裕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
2021年,腰站子村流轉土地18萬畝,合作社及公司實現產值3.2億元。腰站子村累積資產1.2個億,村集體收入37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5萬元。
截至2021年,合作社每年都以收益20%以上的比例為村民分紅,全村443戶社員累計分紅3800多萬元。
腰站子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錄,獲評自治區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村。
有錢,就找理由給村民發錢。
2018年至今,腰站子村發放大病救助金3.9萬元,救助村民13人。
村里80歲以上的老人有32人,90歲以上的2人。村委會給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高齡補助120元,給90歲以上的每月補助240元。還修建了老年人活動中心,60歲以上老人吃飯不花錢,休閑娛樂有去處,緊急情況有人幫。
2021年12月,腰站子村制定了《社會激勵及福利制度》,厚植鄉風文明沃土,為鄉村振興鑄魂。共有8項內容,涵概村民大病、學生教育、老人生活保障等,獎勵1000元到1萬元不等,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比如,對已遷居的村民每年給予在鄉村民宿免費住宿一天的待遇,鼓勵他們常回村看看。
還為腰站子村發展建言獻策的村民設立了金點子獎。
我們再來看看湖北隨州的“三變”嘗試:“人民公司”。
2021年起,隨州在全市穩步推進鄉村人民公司創建工作。
什么是鄉村人民公司?核心是清理閑置資產、清理問題合同、清理債權債務“三清”打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開路,改革政策支持方式、改造農村合作社、改善要素流入環境“三改”立柱,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入集體經濟,推動合作社規范經營、提檔升級,促進集體經濟走進市場,加快發展。作為集體經濟的“市場版”、合作社的“升級版”,鄉村人民公司有效盤活“沉睡”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化解村級債務,走出一條“鄉村辦公司,集體強實力,群眾增收益”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隨州共登記注冊各類鄉村人民公司272家,全市“空殼村”全面消除,負債10萬元以下村債務全面清零,年收入超5萬元的村占98%。
2021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同比增長9.8%。
2021年以來,隨州市委書記錢遠坤帶頭領辦“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基層黨建項目,穩步推進鄉村人民公司創建工作,鄉村人民公司正成為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的新興市場力量。
錢遠坤任隨州市委書記是在2020年10月13日。此前是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辦、省委財經辦)主任錢遠坤,在“三農”研究方面很有體會。
2021年3月29日,市委書記錢遠坤到廣水市調研鎮域“小老虎”和鄉村振興工作。他提出,要堅持規劃引領,強化招商引資,加快培育更多有名有實的鎮域“小老虎”,堅持因地制宜,穩妥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積極探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徑,加快推動鄉村振興。
人民公司的導火線——“三變”。
2021年9月6日晚,廣水市“人民公司”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市委書記楊光勝要求,深刻認識“人民公司”創建現實意義,嚴格遵循“人民公司”創建規程,準確把握“人民公司”本質屬性,用人民公司的創立推動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人民公司,最大的好處,一是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共同富裕,二是將會培養出一批企業家。上個世紀80年代,起來了一批鄉鎮企業家,現在還在拼搏。
歷史上的“人民公社”既是生產組織,也是基層政權,普遍存在的時期為1958年-1984年,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而被解體,全部被鄉、或鎮取代。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設立鄉人民政府,此后農村社會主義合作經濟經過體制改革,一般不采取人民公社的組織形式。
我查了一下,“人民公司”,全國幾乎沒有提及的。至少在湖北,大悟是首倡者,隨州是首推者。
2020年10月24日,周六上午,在上黨校的我應邀在孝感市大悟縣金嶺村教育培訓中心做一個黨外人士參政議政的培訓。當時省委黨校規定,兩周可以回家一次。現在不行了。
這次出行最大的收獲是了解了金嶺村的脫貧致富之路。
2015年9月以來,金嶺村積極探索“村黨組織領導的、與市場精準對接的、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的”新型集體經濟發展路徑,走出了一條黨組織領導下的“人民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經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成立種植、林果、勞務、旅游四大合作社。
大悟金嶺人民三資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29日。
除了金嶺村、隨州,到今年2月底,孝感市云夢縣三級干部大會提出,要積極推動村級“人民公司”創建工作。云夢縣城關鎮迅速啟動了15家村級“人民公司”創建工作,已有4家“人民公司”順利完成注冊,取得營業執照。
在解讀《破冰與突圍——湖北干部“借火”長三角啟示錄》中,可知2008年在江蘇跟班學習的湖北干部注意到“新集體經濟”這個問題。
高郵在農村大力推行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區股份合作社等“三大農合組織”,讓農民變成股民,讓種地工廠化,讓各種收益流到農民腰包里。
“三變”來自貴州。
2014年,按照中央關于農村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六盤水探索推出“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通過激活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讓村集體、農民、經營主體三位一體、聯產聯業、聯股聯心,促進了農業產業增效、農民生活增收、農村生態增值。
2018年2月,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推進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勞務合作社和資本合作社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公安縣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章程(試行)》《公安縣“三個合作社”建設試點政策解答》等規范性文件出臺,公安縣以鄉鎮為主體、村為單位全面開展試點,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縣259個村工商登記注冊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48個、勞務合作社139個、資本合作社5個,共有79.7萬畝耕地入股、8萬農戶入社,土地入股入社率40%以上。
公安縣“三個合作社”體制機制創新,先后獲評全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入圍案例、湖北省改革開放40周年推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