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湖北省委書記應勇深入鄂州市企業車間、項目工地調研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加快花湖機場建設、推動武鄂同城化發展。
應勇指出,花湖機場是我省做強做優綜合交通樞紐、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低成本高效率現代物流體系、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環節,對發揮湖北區位優勢,打造新發展格局中部戰略支點意義重大。要全力支持花湖機場建設,加快完善配套設施,做好運營管理籌備工作,把貨運業務順利開展作為當務之急,確保如期開航運營。要加強開放平臺建設,真正把花湖機場打造成“空中出海口”,充分發揮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功能。
在2月9日,湖北省長王忠林來到鄂州花湖機場項目現場,察看工程進展,看望慰問一線職工。
武鄂同城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現在武鄂要合并,是比較困難的。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嚴控撤縣建市設區。
這是繼去年國家發改委“慎重撤縣設區”之后又一關鍵表態,且措辭從“慎重”提高到“嚴控”,收緊之意相當清晰。
在3月7日,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說:今年要穩步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重點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這是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超大特大城市要重視“大城市病”問題,有序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合理控制城市規模、人口密度和開發強度。
巢湖分拆是比較成功的案例。
建國后,隨著巢湖專區的設立,巢湖一度下轄巢縣、無為、含山、和縣、廬江、肥東、肥西七個縣。
1971年巢湖專區改置為巢湖地區。
隨后趁著地、市合并,設置地級市的大潮,居巢區和地級巢湖市于1999年7月正式設立。除了僅有的一個市轄區居巢區外,還下轄含山、和縣、無為、廬江四縣。
而撤銷的伏筆從建市之初就已經顯現,和合肥、蕪湖、蚌埠等建國初就設立的市相比,巢湖的經濟基礎無疑薄弱了許多。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政府宣布撤銷地級巢湖市。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縣級巢湖市和廬江縣劃入合肥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和無為縣劃入蕪湖市管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入馬鞍山市管轄,巢湖市自此一分為三。
其實,這和安徽省的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合肥想通過繁榮的長三角帶動自己發展,但是合肥與長三角并不直接相連,安徽能與長三角直接對接的是馬鞍山和蕪湖。三分巢湖前,馬鞍山、蕪湖都在長江以南,無論怎么發展也輻射不到江北的合肥;三分巢湖后,馬鞍山和蕪湖都得到了江北的土地,合肥與蕪湖、馬鞍山無縫對接,安徽省強調的跨江發展就是希望馬鞍山和蕪湖把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傳遞給江北的合肥。
區劃調整后,巢湖成為了合肥的內湖,合肥也繼續大跨步發展,躋身新一線和萬億城市群,而隨著濱湖新區的設立和火熱,大湖名城也成為了合肥的新名片。巢湖,總面積為2046平方千米。全國第五。
而蕪湖終于成為了跨江城市,人口、面積大幅度增加的蕪湖在大舉建設跨江通道的同時野心勃勃開發自己的大江北,牢牢占據皖江中心的位置。馬鞍山的人口面積更是倍增,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
2018年,原巢湖市四縣一市GDP總量為1509億元,比2010年未拆分時的615億元增長了145%。
聽到三分巢湖的消息之后,我們立刻想到十分相似的鄂州,并提出了民主黨派建議。遺憾的是,當時感興趣的、敢干的人不多。
現在,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