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重要的兩大經濟中心,肩負著引領國內高水平城市群建設、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雙重任務。推動兩大城市群高水平一體化發展對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而要打造形成世界級城市群,兩大城市群之間的區域產業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兩個組成部分,從改革開放的空間布局視角看,這本身也是構建一片雨林。
廣州有京廣協同創新中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持續打造“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范區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不斷為“專精特新”企業快速成長壯大厚植發展沃土,今年8月已在全國首推“專精特新10條”專項政策,如今又乘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專精特新產業園——廣州開發區專精特新產業園。
當天活動上,禾信儀器、方邦電子、潔特生物、昊志機電、一品紅等5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專精特新”項目竣工投試產,總投資約73億元,達產產值約155億元。京廣協同創新中心、鈞恒廣場兩大園區啟動。
京廣協同創新中心是廣州經開區與北京經開區率先推動跨區域合作而打造的“專精特新”重大載體項目。該項目由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含摩天工坊、研發中心樓等主要產業用房,計劃引進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技術檢測等行業,打造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高端產業園區。
京廣協同創新中心是南北兩個國家級經開區的首次“聯姻”,也是京津冀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重要創新。兩地將發揮平臺和載體作用,深化全面合作,促進資源共享,形成政策疊加優勢,推動兩地科技、產業、人才交流,培養成就一批具有“京腔”和“廣味”的龍頭企業,共同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產業合作與競爭,攜手助力京穗兩地高質量發展。
目前,由中國工程院王迎軍院士領銜的新型生物材料與高端醫療器械廣東研究院,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領銜的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合芯高性能服務器創新研究院,以及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5G通信射頻前端芯片核心技術的廣州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個項目已入駐京廣協同創新中心園區。
合芯科技從落地京廣協同創新中心到產線試運行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
當天啟動的另一個平臺——鈞恒“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也將重點引入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專精特新”企業,推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產業補鏈強鏈。
北京有京廣協同產業中心。
北京亦莊京廣協同產業中心由北京亦莊盛元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與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致力將該中心打造成為首個京穗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集創新體系與高精尖產業資源優勢,促進京穗兩地科技、產業對接交流,為京津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打通“南北通道”,高效促進南北兩大經濟發展區域內的企業在生態雨林中共享、共生、進化。
京廣協同產業中心所在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和機器人、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等高端產業為主導,其源于四大產業的歷史積累和傳承。
目前京廣協同產業中心一期建成并運營科技創新中心-亦城時代廣場、高端汽車產業中心-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N12兩個項目;二期即將竣工高端汽車產業中心-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N19項目、細胞治療研究中心-北京亦莊細胞治療研發中試基地項目、創新藥生產中心-亦莊新藥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和醫療器械生產中心-亦莊醫療器械產業園四個項目;三期在建北京亦莊京廣協同創新產業園,整體上以“多點開發、分期推進”模式打造。
由此可見,南北的創新中心,是雙方共同投資的結果。
值得武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