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黨史講到“紅船精神”,必須提到浙江的“八八戰略”。
“八八戰略”是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第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的面向未來發展的八項舉措,即進一步發揮八個方面的優勢、推進八個方面的舉措。
一、進一步發揮浙江的體制機制優勢,大力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二、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三、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四、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城鄉協調發展優勢,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
五、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
六、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山海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努力使海洋經濟和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成為我省經濟新的增長點。
七、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環境優勢,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強法治建設、信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
八、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
這八個方面,也稱為治國理政的關鍵性問題,比如,生態建設、營商環境、精準脫貧等。
在文化發展方面,浙江一直很成功。
2005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作出《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實施“八項工程”:文化引領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設施工程、文化創意工程、文化傳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素質工程等。
習近平親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導委員會主任,定方向、出題目、提要求、作總序。
有的課題填補了黨史研究的空白。
比如,2018年6月21日上午,“紅船論壇”在嘉興開幕。《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發布,書中確證了嘉興南湖會議召開的日期為1921年8月3日。
2014年6月20日,《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及其成員研究》成果在嘉興發布。經過3年多的實地調研、考訂核實,以及大量深入、細致的資料搜集與整理工作,嘉興社科理論工作者明確提出了中共一大召開時全國共有58名黨員的觀點,填補了中共創建史研究空白。
1984年,各省市的GDP排名如下:
山東581.56億元,江蘇518.85億元,廣東458.74億元,遼寧438.2億元,上海390.85億元,河南370.04億元,四川358.06億元,河北332.22億元,湖北328.22億元,浙江323.25億元。
1985年:山東680.46億元,江蘇651.82億元,廣東577.38億元,遼寧518.6億元,上海466.75億元,河南451.74億元,浙江429.16億元,四川421.15億元,河北396.75億元,湖北396.26億元。
因此,湖北要認識自我,加快發展。
國慶假期剛剛結束,由武漢出版社出版,楚天書局主編,反映湖北三次選派干部赴江浙滬跟班學習成果的《破冰與突圍——湖北干部“借火”長三角啟示錄》一書,就是很好的嘗試。
為貫徹黨中央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意見,6月21日,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新時代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實施意見》,提出發揮六大優勢,強化六大功能,實現六大發展目標。
借鑒浙江的“八八戰略”,我稱之為“三六戰略”。
具體內容為——
發揮湖北科教資源富集優勢,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發揮產業基礎雄厚優勢,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建設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
發揮武漢國家中心城市支撐引領優勢,強化輻射帶動功能,建設中部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
發揮生態大省優勢,強化生態承載功能,建設中部綠色崛起先行區;
發揮區位交通和市場空間優勢,強化交通市場樞紐功能,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
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優勢,強化公共服務供給功能,建設中部省域治理樣板區。
我把武漢的優勢歸納為:區位、科教、文化、生態、產業、改革。結合浙江“八八戰略”中的“文化大省”建設,湖北沒有把“文化”放進去,深表遺憾。
從11月9日開始,湖北日報推出系列報道《中部崛起看行動 強化六大功能 彰顯湖北擔當 市州委書記訪談錄》,邀請市州委書記暢談貫徹“三個六”的具體思路,分享創新經驗和做法。也是很好的嘗試。
我認為,“三六戰略”是“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實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