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探尋中華廚祖,弘揚楚菜文化
2021-05-31 22:19:33   來源:今日湖北

周六中午與隨州商會企業家一起。


20012002年我是湖北省人大常委,落戶在隨州代表團。這些年與隨州政界沒有什么聯系,倒是隨州商會老是記得我。


席間,我提到廣水廚神詹鼠的問題。


詹鼠,生卒年不詳。湖北應山(今廣水)人。本名陳志龍,出生于南北朝時期。據說南北朝時因戰亂成為流民,在遷徙途中,曾將野山雞煮熟后磨制成雞粉,制成調味料(“雞精”)。被民間稱為“廚神”、“廚祖”、“食神”。


據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義門陳氏宗譜》記載,陳志龍“縱情山水,常奔走于永陽縣(今廣水市)中華山,好狩獵、烹野味,人稱‘詹鼠’,自號浪漫翁,被唐太宗封為‘詹王’”。詹王擁有精湛的廚藝,被中華烹飪界尊為廚祖。


另一說詹鼠原本是隋煬帝御廚,其手藝高超,某天,心血來潮的隋煬帝問詹鼠什么東西最好吃?詹鼠竟回答是鹽。隋煬帝不悅,以戲君之罪,將其殺了。此后,御廚們不敢在菜中放鹽,害怕惹禍上身。隋煬帝食而無味,終悟其中奧妙,遂封詹廚師為“詹王”。還規定在詹廚師被殺的忌日即八月十三日,讓老百姓祭祀。


也就是說,他擁有仁愛的情懷,曾為“救廚師于水火”憤而揭榜,讓隋文帝從“餓”的哲理中悟出治國之道。千百年來,詹王一直受到海內外華人廚師行業的供奉和祭拜。


今廣水有諺云:“入詹不入詹,八月十三”之說。至今湖北及其他許多地方的飲食行業,仍有“八月十三祭詹王”的民間活動。據《采風錄》記,每年農歷八月十三,還有“詹王會”,供奉這位“廚師菩薩”,發售各種食物,這一天,往往又是一年中廚師收徒和出徒謝師的日子。


我也去過一次馬坪鎮。


現在怎么樣?


20125月,該鎮正式啟動總投資1.2億元的中國(馬坪)詹王食博園建設項目,內容包括:新建5000平米的詹王廣場和2000平米的紀念館各一座,新建2000平米濱河公園,新建3萬平米特色飲食街和兩萬平米特色廚具街,新建2000平米廚藝培訓中心。


201385日上午,10多位廣水文化名流于5日上午齊聚廣水市馬坪鎮,為該鎮詹王文化建設出謀劃策。


建議設立“詹王文化節”,時間定在詹王忌日農歷八月十三。文化名人們的建議深深觸動馬坪鎮黨委、政府,該鎮已著手設立“詹王文化節”。


20131021日,第23屆中國廚師節在長沙圓滿落下帷幕,廣水市作為廚師業祖師詹王的出生地,應邀參加了這次舌尖上的盛宴。


廣水市委書記吳超明在廚師節上介紹,近幾年該市大力挖掘詹王文化,籌資3億元集中打造中國馬坪詹王食博園,加緊建設詹王文化廣場、詹王故居、特色飲食街,復建詹王廟、詹王碑、詹王石像、搜集整理《詹王食譜》、《詹王故事集》、《詹王詩聯書法集》,致力建設世界華人廚師“朝圣”的精神家園。


馬坪最有名的是拐子飯。就是用豬腳的拐子部分和豬肘肉一起香鹵,輔以小魚、雞蛋、豬血、咸蘿卜等配菜,加上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其色金黃,其香繞梁,其味綿長,其食難忘。  馬坪拐子飯久享盛名,被錄入《中國菜譜》《三楚名肴》等書。201534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節目,用近7分鐘時間向海內外觀眾推介了這一民間美食,使其聲譽遠揚,全國各地慕名來到馬坪品嘗拐子飯的客人更是絡繹不絕。


圖片


馬坪拐子飯,相傳就是馬坪碼頭的一位陳姓搬運工人首創。


明、清時期,馬坪航運發達,水陸兩便,商埠繁榮。據說,清朝初期,一位陳姓碼頭工人腹中饑餓時,就將當時人們并不看重的豬腳、豬腸等放在土罐里,加上一些作料,用慢火熬熟,和以米飯食之,味道鮮美,解饑解乏。這就是最初的拐子飯。

 

圖片


馬坪鎮建制于明末清初,迄今有300多年歷史,是“拐子飯”“牛羊腳”等“四菜一湯”品牌發源地,具有獨特的食品品牌包裝,飲食文化有一定的歷史淵源。該鎮正打造飲食大鎮和湖北旅游名鎮,興建“詹王文化廣場”,對推進“詹王文化”和馬坪飲食文化,傳承古老的華夏飲食文明,促進本鎮餐飲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馬坪鎮希望通過“詹王文化廣場”緬懷詹王精神,以“弘揚中華飲食文化,真情創造健康生活”為核心價值理念,讓馬坪餐飲業沖出湖北,走向全國。

 

圖片


目前,恢復廚神廟極有意義。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亚洲另类欧洲综合久久 | 曰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看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