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就要來了,“三個沒有變”講了一周年。
2020年5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湖北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多年積累的綜合優勢沒有改變,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
這是對湖北人民的極大鼓舞。
我覺得湖北這一年有四個特點:
1、恢復
2021年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872.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58.3%。從總量上看,依然排在第九位,留在前十名。
2019年第一季度排在第七位。
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中部特大一線城市,在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中,武漢綜合排名全國第5名。
2、質量
第二產業增加值4092.12億元,增長88.9%。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9.0%,增速高于規上工業33.0個百分點。
從產品產量看,新能源汽車、光纖、平板電腦、3D打印設備產量分別增長7.5倍、1.6倍、3.3倍、25.6倍。
3、民生
一季度,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84.8%,制造業投資增長271.9%,民生投資穩步推進,衛生投資增長154.9%。
比如,武漢新增4家三甲綜合醫院,武漢同濟航天城醫院,總建筑面積20.7萬平方米,共有200張傳染病床位和800張普通床位,遇疫情普通床位可快速轉換成傳染病床。感染樓是進度最快的,共有4層,100多間病房,包括ICU重癥監護室等,嚴格按照“三區兩通道”(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區,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建設。這幢樓將病房設計在走廊中間,走廊兩側分別設計成醫護通道和病患通道,各行其道。
還有蔡甸區的武漢市常福醫院、江夏區的武漢云景山醫院、黃陂區的黃陂區人民醫院也都在緊張建設中,4家平戰結合三甲綜合醫院都將于今年7月底竣工交付。
4、魅力
一季度,實際外商直接投資30.90億美元,增長25.6倍。
4.12日的湖北全球矚目,武漢更是驚艷全世界,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別推介活動,在外交部藍廳舉行,本次活動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創輝煌”為主題。
湖北新簽訂央企投資項目合作協議172個,投資總額4636億元,已有295家外資企業在湖北落戶,來鄂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了321家。
5、消費收入
市場消費持續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82.83億元,同比增長62.7%;進出口總額達1174.6億元,同比增長88.1%,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8.9個百分點。
湖北2021年一季度湖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5%。兩個數據雙雙超出2020年、2019年水平。與2019年相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超過14.5%。
6、創新
一是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
2021年2月4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發展戰略規劃(2021-2035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實施。
截至2021年,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集聚了近百所高校、73名“兩院”院士,擁有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家國家研究中心、20余家國家重點實驗室、30余家產業技術研究院。高新技術企業近5000家,約占全省60%;在“光芯屏端網”、生物、智能等領域集聚了中國信科集團、長江存儲、人福醫藥、東貝集團、科峰傳動等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
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以打造世界級科技產業創新策源地、武漢“兩個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先行區、湖北省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為發展定位,力爭到2025年,東湖科學城科技創新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走廊區域內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0%,R&D經費內部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到2035年,“大走廊”建成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東湖科學城建設成為全球創新高地。
二是東湖科學城。
2月27日,距省科技創新大會舉行后不到10天,武漢東湖高新區全面開啟東湖科學城規劃建設。
起步區一期項目在光谷科學島正式啟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提速,武漢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邁出關鍵一步。
東湖科學城起步區一期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總用地面積275畝,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將建設武漢光源、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科創中心、科學社區等項目,包括第四代低能同步輻射光源設施、計算中心主樓、大科學裝置預研平臺、新型研發機構集聚平臺、科技共享服務平臺、科技展示交流中心、公共配套服務中心等。
5月16日,東湖科學城規劃第二輪專家咨詢會在京舉行。
專家團表示,東湖科學城規劃要充分領會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任務,深刻把握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實質內涵,積極探索“頂層目標牽引、重大任務協同、基礎制度支撐”的新型組織模式。既要解決國家戰略急需,又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七個實驗室。
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武漢舉行。首批7個湖北實驗室集中揭牌,依托大學大所大企,湖北在科技強省新征程上邁出歷史性步伐。
在光電科學領域,由華中科技大學牽頭組建光谷實驗室。
在空天科技領域,由武漢大學牽頭組建珞珈實驗室。
在生物安全領域,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牽頭組建江夏實驗室。
在生物育種領域,由華中農業大學牽頭組建洪山實驗室。
服務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組建湖北江城實驗室。
同時布局組建的還有東湖實驗室、九峰山實驗室。
三大措施,提升了武漢的創新能力,把大學科教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