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有聽說過高鐵可以賣月票,中國可以了。
中國鐵路12306APP正式開賣“計次·定期票”。
目前只支持京滬高鐵、成渝高鐵,其中京滬高鐵有計次票(20次/90天),成渝高鐵有計次票(20次/90天)和定期票(60次/30天)。京滬高鐵上海虹橋站-北京南站之間的二等座90天內20次乘坐價格為11240元,相當于單次562元。
京滬高鐵實行浮動票價,同樣的區間,二等座最高價598元(比計次票單次貴36元),最低價498元(比計次票單次便宜64元)。所以,你買了計次票,在90天內坐滿20次,并且坐的車次票價高的占多,你就可能“賺了”;如果你坐的車次票價低的占多,你又可能“虧了”。真是一檔新鮮事。
成渝高鐵則是賣月票。
從12月24日起,成都局集團公司在成渝高鐵開行復興號動車組,實現成渝城市間1小時通達,開啟高鐵“公交化服務”。其中,成都局集團公司首次在全國推出成渝高鐵定期票,購買該產品的用戶可以在30天有效期內,最多乘坐60次在成渝高鐵線路開行的、購買產品時指定發到站和指定席別的列車,最低可享受6折票價優惠。
我查了一下,以二等票為例,6028元除以60次,每次大約100元。而正常的價格150元左右。
前不久我回福建,發現藍色的車票,現在已經淪落為報銷憑證。憑著身份證、手機就可以直接上車。
旅客來不及預約時,可憑購買產品時身份證原件或相應產品二維碼,直接刷證(刷碼)乘車;列車有剩余能力時,系統自動將分配的席位信息通過短信推送至乘車人預留手機號。
期待武漢城市圈的城際鐵路、高鐵,也應該可以賣月票。
交通是中國近十年來最大的成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預計2020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4.6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中西部地區鐵路營業里程9萬公里。鐵路復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60%和73%。
我國形成了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建設和裝備制造技術體系。“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系列化產品譜系基本形成。智能型動車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鐵路大功率機車、重載車輛、通信信號等裝備水平大幅提升。
湖北的沿江高鐵還需要4-5年。
12月20日,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暨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西安至十堰高鐵湖北段建設動員大會在武漢召開。
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東起漢口站,經漢川、天門、荊門至宜昌,全長約313公里,總投資約522億元。西安至十堰高鐵,自西安東站引出,經商洛、鄖西至十堰東站,全長約257公里,總投資約477億元,其中湖北段全長約86公里,總投資約134億元。
沿江高鐵建設“三步走”方案。沿江高鐵通道最終形成由成達萬高鐵、渝宜高鐵、渝萬高鐵、鄭萬高鐵、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漢宜高鐵、合武高鐵、合寧高鐵、滬寧高鐵、商合杭高鐵、湖蘇滬高鐵、北沿江高鐵等組成的多徑路、多分支350公里/小時高標準通道。
這確實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