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一周財經分析(10.26-11.1)未來五年值得期待
2020-11-09 19:13:54   來源:今日湖北

1、五中全會的新突破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透露出了五個重大信號。


第一個信號:出現了“備戰”


中國很可能會在時隔55年之后,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再次出現“備戰”的詞眼。


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中央要求在"三五"計劃期間,也就是1966年-1970年必須立足于戰爭,從準備大打、早打出發,積極備戰,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工業布局。


當時,中蘇交惡還在持續當中,中美也還沒有開展乒乓球外交,尼克松訪華還是在1972年,中美之間的正式建交還需要幾年之后。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會議報告中提出——加強練兵備戰,有效遂行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搶險救災、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武器裝備加快發展,軍事斗爭準備取得重大進展。


這次決議是捍衛國家主權:


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


第二個信號:對于港澳的描述,出現了微妙變化


十三五規劃對港澳臺的表述是“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


這一次的公報則是說,“要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


第三個信號:實體經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公報提及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五年前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沒有提到實體經濟。而在隨后不久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當中雖然有所提及,但分量顯得偏輕——“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夯實實體經濟根基”。


第四個信號:長江中游城市群或將迎來大禮包


公報提及:“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在十三五規劃中,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是分開表述的,而十四五規劃卻將這兩者組合到“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的子級集中。


這樣的組合與疊加,可能是為了“內循環”提供最優空間支撐。


比如說成渝雙城經濟圈,就在內循環的大背景下,成為第4個國家戰略的城市群,得到了高層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


未來五年長江中游城市群也很可能會成為第5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城市群。受益者,是武漢、長沙等城市。


第五個信號: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公報中有關農業的表述如下: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這些提法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尤其醒目,讓人浮想聯翩。


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到現在的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更有普遍性、重要性、操作性。“行動”二字說明,一批新農村建設已經形成經驗,可以推而廣之。要行動起來。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曾掀起一場規模大、時間長、波及廣的鄉村建設運動。全國出現了數百個鄉村建設團體和機構,出現了一大批鄉村建設的杰出人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晏陽初、梁漱溟、盧作孚。


在各種內外戰爭的影響下,鄉村建設運動以失敗告終。但是,這無疑是中國社會經濟建設歷史上的一次嘗試。


在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已經十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今天,鄉村建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擴大內需的主陣地。

國務院召開“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規劃編制要謀劃確定“十四五”發展的支撐舉措。


圍繞強化創新驅動發展、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擴大國內需求、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再推出一批發展工程、創新工程、民生工程,特別是在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方面加大力度。要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重大政策,保障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落地。


值得企業家關注。

 


2、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


文章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我們要舉一反三,進行更有長遠性的思考,完善戰略布局,做到化危為機,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大戰略:


文章指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實現良性循環,國內循環越順暢,越有利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文章指出,要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要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在關系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


文章指出,要完善城市化戰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目標,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文章指出,科技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調整優化科技投入和產出結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要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從頂層設計上提高公共衛生體系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


這些是機遇。


 

3、各省GDP全部公開


截至10月30日下午,全國31個省區市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全部出爐。從經濟總量看,廣東和江蘇均站上7萬億元大關,繼續領跑全國;從經濟增速看,全國已有25個省區市GDP實現正增長,其中有14個地區GDP增速超過2%。


從GDP前10強來看,上半年湖北GDP同比下降19.3%,位次從2019年末的第7位,回落到上半年的第10位,被福建、湖南、安徽反超。


不過,并不甘心的湖北奮起直追,用了一個季度的時間,又反超了安徽。


數據顯示,湖北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29779.42億元,雖然同比下降10.4%,但降幅較上半年收窄8.9個百分點,GDP總量超過了安徽(27668.1億元)。


用湖北統計局的話說就是湖北經濟發展從一季度“按下暫停”到二季度“重啟恢復”再到三季度“穩步恢復”,全省經濟持續復蘇向好。

 

 

4、多國二次封國,中國忙于出口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0月31日14時06分(北京時間10月31日21時06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5428731例,累計死亡病例1185721例。31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535928例,再創疫情已來單日新增病例數量記錄,死亡新增7246例。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31日晚6時,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9104336例,死亡230281例。過去24小時,美國新增確診85812例,新增死亡925例。


高福表示:“我們經歷了7波疫情,由于我們控制得好,每一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但歐美由于控制得不好,他們都沒有波,現在說出現第二波,其實第一波都沒到結束。”


從中國此次整個流行情況來看,上述7波分別是武漢、東北地區、北京新發地、新疆烏魯木齊、大連、青島和新疆喀什。


遏制疫情沒有其他辦法,其實就是“三大件”, “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衛生。”高福特別提及,歐美國家在佩戴口罩這項就做得不夠。


隨著北半球天氣變冷,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迅速變化。歐美地區疫情形勢嚴峻,英法德奧地利等多個歐洲國家二次啟動全境“封鎖”。中國方案沒有錯。水龍頭不關緊,地板拖不干凈。


當地時間31日晚,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11月5日起英國英格蘭地區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直至12月2日結束。屆時除售賣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外,餐飲、娛樂等非生活必須設施、機構一律暫停營業。和今年春天的第一次全面封鎖不同,此次封鎖期間英國的小學、大學等校園將繼續保持開放。


法國宣布從10月30日起再度全國“封城”,至少持續至12月1日。“封城”期間,禁止民眾的一切非必要出行,禁止私人聚會和公共集會,大學將關閉并進行網絡授課。此外,政府提倡企業盡可能實行遠程辦公,還鼓勵遠程下單、送貨上門和外賣銷售。


德國將從11月2日起關閉餐館、酒吧、影劇院、游樂場、健身房、美容院等餐飲和文體設施至11月底,政府要求民眾盡可能減少與家庭成員以外人員的接觸,公共場所聚集不得超過2戶或10人。


比利時自10月29日零時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統一防疫規則,包括關閉餐飲業、鼓勵居家辦公、限制超市購物人數及時長、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


自29日開始,希臘北部兩座城市已經因為短期內病例激增正式進入封鎖狀態。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將于30日宣布一項為期一個月的新“抗疫行動計劃”。


愛爾蘭從10月22日開始再度實施全國“封城”措施。


10月19日至25日,全球約46%的新冠確診病例和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來自歐洲地區,歐洲無疑正處于疫情“震中”。


法國正式“封城”!街頭行人只剩百分之一,封城前夕理發店人滿為患,瑜伽墊賣斷貨。


西班牙政府籌備居民居家禁閉相關法令草案。西班牙爆發反疫情封鎖抗議,示威者高喊“自由”向警察投擲燃燒彈,至少兩人被捕。意大利日增確診31084例,專家預測下周將突破5萬例。


醫院人滿為患,比利時被迫將新冠患者送往德國。


多國正再度掀起一輪新的囤購潮,同時由于居家辦公在國外正在成為常態,來自中國的家具正在成為國外搶購的重點。


以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速賣通為例,9月份平臺上大件家具銷售額同比暴漲3倍,居家辦公椅在歐洲銷售額暴漲500%,沙發銷售額同比上漲超200%,大型室內燈具上漲超50%,紫外線殺菌燈同比增幅近200%。


其他宅家品類也出現暴漲。比如為法國人大量購買植物燈“宅”家種菜,這一品類同比增幅達129%;疫情同時拉動DIY熱潮,DIY木工小電鋸同比增幅258%;烘焙用具、咖啡用具在法國也分別有50%和150%的增長。


“宅經濟”的爆發成為了刺激小家電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眼下,小家電企業的訂單仍在快速增長,不過,這也為企業帶來了用工短缺的問題。進入十月份,海外客戶每周都會給他們新增訂單,但因為他們生產線的工人不夠,現在面臨招工難,有大量新的訂單不敢接。比如吸塵器、加濕器、咖啡機等。


中國情況越來越好。


第三季度我國國內航線客運量恢復至98%,動車組旅客發送量恢復八成。


雙十一已經開始,中國的高鐵快遞。

 


法國人忙于出城

 

 

5、創新才能夠擴大出口


今年1-8月隨州香菇出口同比增長了95.9%,在香菇出口帶動下,前八個月隨州農副產品出口總量同樣位居全省第一,在這個第一的背后,還有一項數據令人眼前一亮,那就是隨州茶葉出口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大家都知道,在湖北省來說,隨州并不是茶葉生產大市,茶葉品牌在全國更是名不見經傳,然而他的出口竟然走在了全省前列,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訣呢?


能人出力的結果。


2011年,華中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倪德江教授從英國留學回來,就提出湖北茶葉要走出去。


2012年,倪德江與湖北中興食品董事長舒大忠開始合作,幫助設計茶葉加工生產線、開發出口茶產品。


為了解出口茶的原料情況,舒大忠跟著倪德江跑遍湖北幾大產區;2016年,舒大忠邀請倪德江同行,到云南考察普洱茶,從田間地頭到銷售終端,走了半個月。


“茶葉出口不一定要在主產區。只要有市場渠道,原料可以從省內、省外買,加工也可以在全國各地做。”倪德江認為,“大洪山”的成功,顛覆了人們以往的認知,提升了湖北茶葉出口的地位,帶動了湖北茶葉升級。


以前,湖北出口茶都是大包裝,多家出口企業都是貼牌生產。如今,印上“大洪山”商標的茶,都是小包袋裝,這在湖北是第一次。由于“大洪山”的帶動,省內一些不產茶的縣市如枝江、公安等,也有企業在做茶葉加工出口。


我國茶葉生產大體上分兩季:春茶和夏秋茶,產量各占一半。倪德江今年在宣恩調研發現,春茶主要內銷,每斤價格3元以上,高的上百元;夏秋茶每斤0.8元左右。由于價格低,農民沒有積極性,許多夏秋茶沒有采摘、利用,浪費了。


倪德江認為,出口是利用夏秋茶的主要途徑,“大洪山”出口,可以帶動我省茶企對夏秋茶的利用,很有推廣價值。


在省政協常委會上,也公開了我的建議:探索綠茶加工普洱化。


綠茶加工普洱化源于廣東梅州。廣東特色茶葉主要有粵東地區優質烏龍茶、粵北地區英紅九號特色紅茶、粵東北客家地區特色綠茶、珠三角地區江門新會柑普茶等四大優勢類型。除了綠茶,其他茶葉都有收藏價值。


梅州綠茶最特別的是比普通炒青綠茶的制作工藝還多了一道“炒”,因而擁有“炒香”的美譽。新茶當時飲用,即有炒香特色,三年后飲,甜度依然很好。其他綠茶喝的是鮮爽,要趁早喝,梅州綠茶則具有“放一放也好喝”的特點,這正是當地老百姓所說“暖肚子”的表現。陳放三年后的梅州綠茶,湯色比新茶要稍黃,口感更醇,苦味和澀味褪減。


其中的原理是,普洱生茶屬于曬青綠茶,通過當地特殊加工,使其擁有“越陳越香”的品質特征。而梅州綠茶的特殊工藝,也讓它陳放前后呈現出不一樣的品質特征。以此為線索,梅州綠茶參考普洱生茶的工藝,控制炒的度,使其留有余地存放,成為有轉化空間的老茶。

 

6、放開生育


2020年5月22日下午,遼寧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陳向群代表建議,懇請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政策,加大對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和學前教育機構建設投入力度,并給予遼寧省大力支持。懇請對幼師隊伍建設進行總體規劃,減免幼師專業學生部分學費并給予生活補助。


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外國語大學校長劉宏建議,通過改革戶籍制度、試點鼓勵生育、加大教育投入等一系列組合拳,提升東北的人力資源水平,助力東北全面振興。


劉宏代表告訴新京報記者,從目前東北經濟發展趨勢看,近期內區域外人口大規模流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建議國家在東北地區實施放開生育政策試點,加快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提高育齡女性的生育意愿,減緩人口下降趨勢和老齡化速度。她還建議,借鑒世界其他國家經驗,由國家統籌采取現金補貼、差異化個稅抵扣、租房和購房補貼等系統性配套補貼政策,促進自然人口增長。


近日,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恒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發表了《中國人口報告2020》,建議在“十四五”時期盡快放開三孩并開始逐步推進、觀察效果。以應對人口少子化、老齡化問題。


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等政策,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出乎意料的是,隨著時間推移,近幾年實際生育情況反而大幅低于生育預測模型期望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


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孩次的比例達到了59.5%,連續幾年都是提高的,所以生育政策發揮了成效。


讓想生的生。


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巨大,一方面是生育經濟問題,另一方面是培育創新隊伍。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特黄少妇60分钟在线观看播放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