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疫期消費模式開始固化
京東物流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京東物流整體快遞量同比大增70%,其中武漢快遞單量增長高達80%。
自武漢重啟以來,配送最多的商品已從米面糧油、室內運動器材等居家用品,轉變為衣服、潮玩、出行用品以及空調、燃氣熱水器等。
拼多多提供的數據則顯示,4月平臺收貨地址為武漢地區的訂單,較去年同期增長566%。與去年同期相比,平臺消費者的在線時長和打開頻次都在顯著提升,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復購次數都在大幅增加。
社區團購,并沒有隨著疫情取得決定性成果而消退。武漢本土社區新零售電商食享會,其覆蓋區域2個月時間內從500個小區提升至2000個小區。
“社區團購量現在穩定在每天13萬單。”食享會運營總監肖云介紹,社區團購模式已深入人心,目前很多人持續在平臺購物,平臺單量環比3月份上漲4%。
“疫情以來,公司業務發展迅速。”長投集團湖北糧油旗下電商平臺“透明交”總經理尹玉剛介紹,疫情之前平臺用戶50萬,5月初增至81萬。
2、數字經濟攻城掠地
武漢14個區主要負責人變身“主播”,百位公益明星強勢助陣。5月10日,一場名為“百星·百億助力武漢”的直播公益活動刷屏朋友圈。直播首日,周黑鴨、良品鋪子、蔡林記、仟吉、愛帝等80多家企業線上推介了200多種產品。這場持續半個月的直播,銷售目標直指百億。
截至5月8日,武漢市內47%的餐廳上線外賣。肥肥蝦莊區域經理陳高生介紹,3月底復工復產以來,七成銷售來自外賣。
德華樓、談炎記、四季美、蔡林記等老字號美食也在線上開辟出新天地。僅是3月20日的一場直播,蔡林記8萬份熱干面被“秒光”。
“每場直播可成交300-400單。”徐楠是漢正街云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一家服裝店老板,通過直播帶貨將生意做向全國。目前她所在的國際時尚中心,約九成商戶“上云”。
家電賣場,也搬到了“云”端。“一半以上的賣場導購員,都當過網絡主播,嘗試‘云吆喝’。”工貿家電唐家墩店店長杭飛介紹,現在員工通過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平臺營銷。
“云教育”“云辦公”蓬勃生長。位于光谷的創業公司石墨文檔,主打“云辦公”,疫情期間新用戶量和企業新注冊數較之前增長了6倍。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的應屆畢業生王萌前不久通過“云招聘”,拿到了猿輔導在線教育武漢分公司的錄用通知。公司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大量學生改上網課,在線教育業務爆發式增長,“已經發放了1500份錄用通知,接下來將擴招至5000人”。
3、疫后業態加速融合
4月底,發生在武漢的一次商業合作引發業內關注。
食享會,疫情期間崛起的新零售平臺企業;中商超市,武漢老牌傳統零售巨頭之一。兩家基因不同、打法有異。疫后,兩家攜手,在社群運營等領域深度合作,探索聯絡社區、線上線下緊密相連的新零售新業態,在全省布局“超市門店+社區店+社群”新零售模式。
中百集團也在大力發展線上業務,除了自建銷售平臺,還與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多點以及淘寶、美團、餓了么等電商外賣平臺合作。中百將堅定深挖社區團購業務,并借助直播帶貨等方式加快拓展新零售。、
茶馬世家總經理兼董事長左曉峰在朋友圈廣而告知:誠招短視頻制作人員和平臺帶貨主播。
4、上海聯通與叮咚買菜戰略合作
5月19日,上海聯通與叮咚買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5G網絡、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培育創新業務模式,強化科技支撐,保障后疫情時代的民生需求,助力上海服務型經濟發展。
雙方還將結合五五消費節,在5G手機用戶補貼、55消費節紅包補貼等多方面展開合作,將各自的優勢權益給到最終用戶,拉動消費增長。
上海聯通與叮咚買菜將以此次合作為起點,計劃推出聯名手機卡“叮咚鮮卡”,讓廣大老百姓不僅分享“在線新經濟”帶來的福利,還能體驗“新基建”帶來的高速信息服務便利。
為了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一樣,觸手可得,普惠萬眾,上海聯通將利用全國一點集中的運營商大數據能力,助力叮咚買菜實現前置倉的精準布局,讓生鮮產品離消費者更近,讓叮咚小哥的配送效率更高。
為了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叮咚買菜嚴把生鮮品質關,對貨源、加工倉、加工過程、前置倉、巡檢、分揀等環節采取7+1品控。上海聯通將為叮咚買菜量身定制“冷鏈倉儲及配送管理系統”,助力叮咚買菜提升供應鏈的智能化運營能力,降低損耗,節約成本,雙方將攜手推動新時代下農業供給側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