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黃石網站
菜場向買菜人收“交易費” 百余菜販停止營業
2018-01-21 10:20:50   來源:東楚晚報

  去菜場買菜,向菜販付清菜款后,還需向市場管理方支付菜款4的“交易費”,領取“路條”,方能將菜拎出菜場大門。

  這種事,聞所未聞,可在黃石花湖社區的一家菜市場,它卻延續了近14年。

  6月6日,百余名菜販停止擺攤,聯合抵制這一收費,令這一奇特的經營模式走進公眾視野。

  多名菜販致電東楚晚報表示,“這么做,是拒顧客于門外”。

  市場管理方則認為,這種模式實行多年,自然有其合理之處,對買菜者并不構成影響。

  雙方各執一詞。至20日,這場“停擺”風波已經持續14天。

  買菜“繳費”

  事件發生在黃石宏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宏進市場),有固定商鋪300多間,6000平方米蔬菜交易大棚一座,2000噸冷庫一座,主營蔬菜、水果二級批發業務,國內優勢農產品及黃石、鄂州、黃岡地區特色農產品在此形成集散,每天有海量蔬果經此走向百姓餐桌。

  通常情況下,顧客買菜,都是付清菜款,便可離去。但在該市場,這種方式卻行不通。

  市民李先生自2008年入住花湖社區,長期在宏進市場買菜。他向東楚晚報記者吐槽:宏進市場管理方在交易區和菜場門分別設置收費處和查票處。顧客每到一個攤位買菜,無論交易額度大小,都要向市場方繳納一定比例的“交易費”,然后領取繳費憑證,在大門口處接受查驗,方能將菜拎出大門。繳費標準一般為菜款的4,但如果交易額度實在很小,就按最低2毛繳費,“就算只買一根蔥,也要繳費”。

  市民肖女士同樣居住在市場周邊,她告訴東楚晚報記者,這種收費模式,給她的印象很糟糕。“一個菜攤開一次票,有時買一趟菜下來,要開好幾次票,繳好幾次費。高峰的時候,繳費的人排成長隊,著實讓人心煩。”她說。

  既然如此,為何不到其他市場消費?

  受訪者坦承,一方面,宏進市場的菜價低廉,低于其他市場;另一方面,最近的菜市場在一站之外,畢竟不方便。為此,一部分居民舍近求遠,去附近其他菜市場買菜;另一部分居民則在反感中繼續選在該市場消費。

  正因為如此,宏進市場的“交易費”,一收就是多年。

  菜販“停擺”

  6月6日,凌晨一點就開市的宏進市場突然變得沉寂。陸續有菜販宣布“停擺”。至6月中旬,場內100多家菜販,有90加入“停擺”行列。

  多名菜販告訴東楚晚報記者,“停擺”的緣由就是因為市場管理方向顧客收費。

  “這等于把顧客拒之門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菜販說道。

  他介紹,“交易費”針對菜販和顧客,雙向收取。即:每賣一筆菜,菜販與顧客均須向市場管理方繳納菜款4的費用,加起來就是8。菜販們普遍認為,管理方向可以向經營者收費,但不應該向顧客收費。現在菜市場越來越多,買菜者可以用腳作選擇,菜販也可以,市場管理方這種做法,無異于自斷生路。

  今年2月,宏進市場曾做出過改變,停止向顧客收費,但只堅持了三個月。

  6月6日,市場方宣布恢復過往做法,在菜販中引起反彈。當天開市,有菜販帶頭以“停擺”表明態度,得到其他菜販的支持。

  宏進市場則堅持己見,并不認為做法有何不妥,雙方由此走向對立。

  至昨,宏進市場“停擺風波”仍不見平息。附近居民終于省了“買菜繳費”的煩惱,但買菜的路途卻由此變得遠了,不方便。

  “提點,是我們獨有的商業模式”

  菜販和買菜者口中的“交易費”,宏進市場管理方稱作“提點”。

  該市場總經理張軍茂說,宏進市場是上市公司宏進農產品批發市場集團的下屬企業,該集團在全國有27個市場,黃石宏進市場是規模最小的,是白沙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分市場。宏進市場每天的蔬菜吞吐量,在50萬斤左右。

  “我們向買賣雙方各提4個點的做法,始于2002年,這是我們獨有的商業模式。”張軍茂介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該市場不收商戶的租金,而提點就成了唯一的收入來源。每筆交易,市場要提8個點,為減輕商戶的負擔,這8個點由商戶和顧客平分。肉鋪是固定攤位,每月收1500元至2000元攤位費,不用收提點。菜農進場經營,按筐收衛生費,一筐菜收1元錢。

  “我們每年的毛收入是600多萬元,每年要上交稅收200多萬元、開支400多萬元,不收提點我們無法生存。”張軍茂說。

  對于顧客的感受,張軍茂表示,該市場的菜比其他菜市場便宜,“顧客都愿意交這個錢。”

  他打了個比方:以6月16日為例,該市場的絲瓜賣1.5元,其他市場賣3元,顧客就算交點提點,也比其他菜市場實惠。而且,該市場每天在門口明碼標價,這在全市都是唯一的。

  張軍茂說,他們的主要客戶是黃石的各大超市,過年期間超市要做惠民活動,應超市的要求,宏進市場在2月份也開始做活動,取消了對顧客的提點。原計劃該活動將持續30天,但他們做了102天,超出72天,“我們一恢復對顧客的提點,菜販就停止營業了,想要市場降4個點的提點。這是在與菜市場叫板。”

  到6月16日,“停擺”已經持續了10天,宏進市場的100多個菜販都參與了“停擺”。

  對于菜販的做法,張軍茂的態度是“來去自由”,稱等菜販都走光了,該市場就準備升級為一級市場,直接從武漢白沙洲進購蔬果,進一步做低蔬果批發零售價格,照樣會紅火……

  消費體驗與市場“錢途”

  “停擺風波“中,仍有少量菜販堅持經營。6月16日上午9時許,東楚晚報記者對該市場進行了走訪。

  市場的大門口,寫著當天的蔬菜批發價。市場內只有七八個攤位在營業。市場正中間,十多人圍在一起聊天。

  在一處攤點,一名男青年購買了一些蔬菜,總共35元,但菜販開票金額卻為36.4元。菜販解釋,其中1.4元是買菜者應向市場方繳納的“交易費”。

  菜棚中央有一處收費點,一名女子戴著一次性手套,正忙著開票收錢。

  “你天天開票不煩嗎?”小伙子開玩笑地問。

  “開票開得手酸,我有時做夢都在開票。”女子回答。

  繳完費后,男青年領到兩張票據,一張交給菜販,一張留著出門時接受查驗,后一張票據,通常被買菜者稱作“路條”。

  在大門口處,一名中年男子接過票據進行了查驗,然后撕碎了扔進旁邊的泡沫箱。這樣的碎紙片,在泡沫箱里堆了小半箱。負責驗票的男子表示,擱在“停擺”前,他每天回收的票據要裝幾大箱。

  東楚晚報記者隨后也買了一些菜,過程同樣如此。一位蘄春來的老奶奶,蹲在市場一角賣雞蛋。她告訴東楚晚報記者,她賣雞蛋無須交“交易費”,因為這些費用她已經一次性繳完了——對流動的小菜販,市場管理方區別對待,一般一次性收取三五元錢,不再向顧客收費。記者買了一袋雞蛋,守在門口查票的男子果然沒有阻攔。

  當天該市場人流量不大,剩下的十余個攤販情緒低落,對未來感到茫然。

  多名攤販正在著手遷往港區另一家農貿市場,他們中有人告訴東楚晚報記者,宏進市場與菜販的內斗,最終只能以雙輸告終。港區目前有多家農貿市場,消費者完全可用腳投票。市場管理方向顧客收費,認為自己的菜價低,并沒有增加消費者的負擔,但實際上,這種收費給消費者增加了麻煩,這無疑是一種非常糟糕的消費體驗。一種商業模式是否成功,消費者的體驗是唯一的試金石。宏進市場若要平息“停擺”風波,必須首先正視其收費行為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重視提升服務水平,讓買菜者得到方便、實惠之余,又感受到舒適、舒心,如此方能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記者 石教燈 記者 高喜明/文 汪澤棟/攝)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 | 亚洲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人AV在线不卡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