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通訊員 許召美)10月20日,陽新縣關工委在黃顙口鎮召開關心下一代工作現場會,鎮黨委書記柯希福介紹該鎮高質量創建“五好關工委”的經驗。
黃顙口鎮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縣工作要求,以中辦、國辦《關于新時代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為統領,堅持把關工委工作擺到突出位置,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高質量創建“五好關工委”,為打造濱江高質量工貿新鎮凝聚了強大力量。
堅持黨建引領,健全組織體系。鎮黨委政府扛起主體責任,把關工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以創建“五好關工委”為抓手,切實加強對關工委工作的領導。今年以來,黨委專題研究關工委工作6次,主要領導開展調研活動10余次,參加關心下一代相關活動3次,全覆蓋組建17個關工委組織,徹底打通關工委服務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年初有目標、季度有檢查、年中有督促、年底有考核獎懲”,13個關工委組織創建“五好”達標。
去年以來,組織鎮內鎮外學習10余次,累計投入資金超過40萬元,鎮村關工委辦公陣地實現提檔升級,各類關愛活動高頻開展,關心慰問“五老”人員形成常態,關心下一代成效愈發顯著。
堅持整合資源,共育時代新人。充分發揮“五老”作用。把加強“五老”隊伍建設作為抓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礎工程,積極實施“五老”關愛青少年工程,每年深入機關、企業、學校、村組宣講超20場,一對一幫扶青少年,解決實際困難,補齊學習短板,實現“老有所為,幼有所教”。充分發揮紅色力量。深入推進傳承紅色基因工程,組織專班挖掘“紅色渡口”故事,投入資金150余萬元建設烈士陵園,并圍繞紅色教育、黨史學習、喜迎二十大等主題,開展紅色歷史進灣組、進學校活動,每次宣講聽眾超200人,真正把紅色資源“亮”出來,讓紅色教育“活”起來,不斷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的家國情懷。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堅持“五老帶頭,多元并進”,有機整合相關部門、群眾、企業等力量,持續完善志愿服務管理機制,由“五老”帶頭開展讀書、征文、展演、演講等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不斷加強活動聯辦、資源聯用,健康發展,每年參與活動超500人次,實現兒童快樂起來、青年富裕起來、 民風淳樸起來。
堅持教育先行,護航健康成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統領,積極參與“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將關心下一代工作和法治、禁賭禁毒、防溺水、反電詐等知識教育結合起來,不斷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全面完善孤兒救助機制,有效推進留守兒童救助關愛、事實無人管兒童和困境兒童工作。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60場次,為留守兒童捐贈物資和現金達10余萬元。通過籌集教育基金獎教助學,募集善款達120萬,為困難學生發放資金10余萬元,累計資助超50人。常態化開展護學崗、法治宣講、預防校園欺凌、防溺水、校園安全、禁毒巡講等活動,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境。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