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倪勝林、明漢欽)5月3日午夜2點,陽新縣陶港鎮官塘村長樂泉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蝦池里,乳白的燈如點滴繁星,蝦農們趁這移動的燈光,開始了收籠、入筐、挑蝦、稱重、裝車等撈蝦作業,蝦農們要趕在早上7點前,運往約定的銷售點。雖然這樣的活計只能在午夜至早上7點之間進行,習慣了這種勞作時間的蝦農,沒有半丁點兒的困意。
蝦農陳世河高興地說:“在村莊門口做事,既不用背井離鄉,每月還能賺取近4000元收入,盼著陽新多走出像舒總這樣的能人。”
蝦農們口中的舒總,就是從陽新走出的退伍軍人舒思地。1987年,18歲的舒思地榮幸的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武警消防戰士,1993年退役后在自己曾經服役的隨州,就地經營消防器械。這一路走來,憑借從部隊練就的嫻熟消防專業知識和活絡的市場營銷能力,舒思地由一名退役戰士演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商界精英。
2018年,本就懷有回饋家鄉愿想的舒思地,經家鄉友人推介,放棄了按班就班的安逸生活,只身回家鄉官塘,辦起了占地約1100畝的長樂泉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歷盡部隊和商海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舒思地,深知隔如山的道理,特聘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教授舒新亞的指導下,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科技化的發展道路。公司不僅安裝了對水質、含氧量進行實時調控的一體化系統,同時,還運用無人機等先進設備定時投料。
據公司科技人才舒全科介紹:通過全套科技流程精心培育出來龍蝦,不但個頭飽滿,而且肉質更佳,與同等品次的龍蝦相比,售價能高出一截!
“目前我們公司年產值可達1500萬元以上,帶動家門口就業100多人(次),可為村民和脫貧戶增加月務工收入3600余元。”舒思地對筆者說:“下一步,公司將以種養結合、育養分離的模式,對“稻-蝦-鱉”共養的綜合生態種養項目,在規模上進行擴大。”
建機制、夯基礎、強保障。近年來,陶港鎮號召青年返鄉創業,進行點對點幫扶。以產業振興為抓手,盤活現有土地資源,加大對現代化農業的推廣力度,加快建設富裕家園、生態莊園、舒適田園。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為全鎮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產增收打開新路徑!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