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近年來,楓林鎮水源村貧困戶何朝陽依靠祖傳手工釀酒技藝,走上了脫貧奔小康的幸福路,團圓酒十里飄香,小日子幸福滿滿。】
本網訊( 許嵐 范深傲 )2月6號,小年剛過,何朝陽家的小院子就飄溢出陣陣酒香。記者采訪時,何朝陽正在炮制釀酒原料,只見他走上灶臺,拿起鏟子,不停潑水、翻動著大鐵鍋里的稻谷。過了一會兒,將炒熟的稻谷撈起,鋪開冷卻。又過一會兒,把已散熱的熟谷子放進釀酒特制的大壇子,并熟練地加進酒曲。完成這些工序后,何朝陽揭開旁邊已經發酵好的壇子,瞬間,芳香撲鼻,令人陶醉。
盛上一杯新酒,何朝陽高興地說:“成了,這個味道剛好!”他告訴記者,去年釀了四千多斤酒,賣得很好,收入約四五萬元,今年打算擴大規模,釀制一萬斤,讓更多人享用傳統純谷美酒。
對酒的封裝,何朝陽格外細心,每瓶酒,先要過秤,然后才裝進包裝盒。他反復說:“賣酒一定要講誠信,不能少了斤兩!”
到了中午時分,何朝陽的妻子談桂英將香噴噴的飯菜端上桌來,排骨湯、紅燒魚、清炒泥蒿,色香頗為誘人。一家四口圍坐一起,一邊進餐,一邊談笑風生。
何朝陽說,現在家里搞好了,不比以前,以前很困難,現在搞得好,托村里、扶貧工作隊、上級領導的福,我們現在家里吃的喝的全部都有、錢也有得花,又囑咐兒子:“你在外面安心工作就夠了,不要爸爸媽媽在家掛心你!”
何朝陽本人三級肢體殘疾,妻子與父母均有智力障礙,一度因缺乏勞力生活窘迫,舉步維艱,憑借四代相傳的手工釀酒技藝,他尋機為農戶加工谷酒,賺些小錢,但也時常為全家溫飽犯愁,尤其是兒子何文君考入大學,經濟負擔更為沉重。2017年以來,在村“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傾情幫助下,何朝陽開起了釀酒小作坊,找到了賣酒掙錢的好路子,同時還和妻子一起養雞鴨、種臘米,年增收入6萬多元。
風雪何曾懼,身殘志更堅。何朝陽面對困境自強不息,如愿脫貧,兒子也順利畢業工作,一家生活無憂,其樂融融。辛丑年春節即將到來,祝愿他們家的日子隨著綿甜酒香,長長久久。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