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 張丕興 )10月14日,在陽新縣排市鎮長塘畈周邊的河北村、萬家村的農田里,機聲隆隆,4700畝農田里,多臺多臺農用機械進行聯合機播和免耕或旋耕飛播。油菜直播機、無人機在田間往返進行“種肥藥機”一次性完成旋耕滅茬、起壟開溝、精準播種、施肥覆土、封閉除草和秸稈還田等工序,實現輕簡化栽培,省時節本高效。場面贏得了參加全縣秋冬種生產現場觀摩者的嘖嘖稱贊。
“今年7月9日,富河上游萬家村段潰口、長塘畈遭受滅頂之災、受淹面積1.3萬余畝,為奪取“夏季損失秋冬補”,排市鎮決定在長塘畈建設油菜綠色高產高效‘345’栽培模式示范片6000畝,讓昨天的一片汪洋,變成明天的一片金黃。”排市鎮副鎮長蔡克智胸有成竹地說。
在軍墾農場,全國種糧大戶雷小明在7月份的洪澇災害中1310畝水稻全部被毀,直接經濟損失70萬余元,為了確保完成秋冬種生產,他除了享受購機補貼外,貸款10多萬元購買了一套旋耕機、多功能油菜播種機等機械,目前,他家的230畝“雙低”油菜已全部播種完成。
陽新縣充分利用秋冬季光溫水資源優勢,秋冬播生產緊緊圍繞“穩糧、擴油、優經、提效”的總體思路,立足綠色秋播、科技秋播、機械秋播和抗災秋播,作物種植面積達51.65萬畝,其中:油菜28.5萬畝、小麥6.1萬畝、蠶豌豆0.45萬畝、蔬菜13萬畝、馬鈴薯2.1萬畝、綠肥青飼料1.5萬畝,中藥材等種植1萬畝以上。為了統籌利用中央油菜輪作試點和產油大縣獎勵資金131萬元,通過政府采購雙低油菜種子8.6萬斤,全部免費發放到各鄉鎮,可供面積達21萬畝。
為切實抓好秋冬種農業生產,該縣縣委、縣政府把與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結合起來,要求各鎮區要成立領導專班,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駐村干部入村抓,一抓到底,確保責任到人。加強種植結構調整與規劃,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秋冬種工作順利開展。
陽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國梁表示,縣農業農村部門將組織技術骨干分赴各鎮區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因時、因地、因苗落實技術措施,積極組織開展技術培訓,舉辦示范樣板,推進關鍵技術到田、到戶、到人,著力提升科技入戶到田率;精心組織農機具檢修維修,科學調度作業信息,提高秋冬種質量和效率,積極營造秋冬種生產濃厚氛圍。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