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 劉志 )陽新縣財政局主動作為,勇于擔當,主動與湖北省農業擔保公司對接,成功引進“政銀擔”融資產品,積極開展對我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貸款業務,有效緩解了我縣農業經營主體多年來“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有效促進了我縣農業經營主體的健康發展,有力推進了我縣農業產業發展、農民致富、鄉村振興。
自2017年9月份以來,我縣共有255戶農業經營主體從中獲益,貸款金額達14.312萬元。特別是今年疫情和汛情期間,縣財政局與省農擔公司和相關銀行協調,簡化信貸申報與審核發放流程,提高了發放效率,基本實現了復工復產的需貸款資金5個工作日內到位。疫情期間,獲得“抗疫貸”產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家,貸款金額2130萬元;汛情期間,獲得“楚農貸”,“農易貸”,“楚銀貸”等產品的農業經營主體28家,貸款金額3150萬元。為我縣農業經營主體在大疫大災后及時復工復產,減少損失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同時,為促進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凡是帶動貧困的農業經營貸款的,縣財政一律按國家基準利率進行貼息。截至目前,我縣財政共計對130家符合條件的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貼息165.95萬元。
農業生產投入周期長,風險大。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和汛期的影響,我縣農業產業遭受巨大損失,一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復工復產繼續資金周轉。針對這個問題,縣財政局積極與省農業擔保公司協調,把原來貸款一年還貸期增至2-3年,有效緩解了我縣農業經營主體投資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投資信心。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