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戰場科技領域將有哪些發展趨勢,成為外媒近來關注的焦點。美國C4ISRNET網站日前對幾家軍工或技術企業高管進行采訪,他們分別就2019年該領域發展給出建議。
建立武器研發新模式
“雷神”公司負責任務支持和現代化項目的副總裁托德·普羅伯特稱:“新年度發展哪些新技術不是重點,而應關注如何建立一套嶄新的武器研發模式。”
他認為,五角大樓以往的武器研發模式,建立在采購獨立的專利型、封閉型武器系統基礎之上,這導致美軍目前裝備的大量系統平臺無法互聯互通,“現代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讓家里的烤箱和冰箱通過網絡實現連接,向主人提供面包采購數量建議,但美軍特別是不同軍種間的武器系統,仍處于彼此獨立狀態,很難圓滿協作,這顯然無法適應未來戰爭需求”。
普羅伯特建議,五角大樓應在2019年“停止或減少舊模式下的武器研發項目”,借鑒商業軟件開發方式,建立一套開放式、綜合性、集成化的武器研發模式。他認為,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將新型武器的研發周期縮短至以周或月為單位,而不再以年為單位,同時還能快速升級,通過網絡互聯互通,有助于軍隊提升整體作戰能力和效率。
確保戰場多維度溝通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情報、監視與偵察系統分部主管布蘭特·阿普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戰場將不斷向多維度方向發展,陸、海、空、天、電磁頻譜等領域都可能成為敵我爭奪焦點。在這種環境下,作戰部隊必須具備更強的適應性、更快的反應速度以及更充分的協調合作能力。未來戰場科技研發重點,應落實在幫助軍隊完成“跨維度實時無縫連接”上。
他說:“具體來講,新年度應大力發展C4ISR技術,以增加多維度戰場的透明度,提高作戰效率,強化在復雜環境中完成多種任務的能力。”
據介紹,這些被列為重點發展目標的C4ISR技術包括:裝備平臺間通過新老數據鏈互聯互通的技術;多源情報與信息融合技術,以構建一覽無余的戰場空間態勢圖,加快決策速度;能夠輔助決策者做出快速反應的人工智能技術,該技術將把人類角色從“控制者”轉變為“思考者”,幫助其專注于決策而非細節執行;能夠強化人類與計算機之間伙伴關系的算法技術,該技術將大幅提高信息處理、使用、分發以及指揮控制速度;先進的多級安全建模和仿真技術。
搭建安全無線傳輸網絡
PacStar公司首席執行官佩吉·米勒認為,2019年五角大樓應大幅增加對小型網絡組網、無線網絡安全及虛擬計算等技術的投資,以提高作戰人員在戰術和遠征軍事行動中的機動力和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長期以來,美軍一直致力于探索戰術通信系統及其終端的安全性、小型化和便攜化。其“戰術通信計劃”已證明,使用小型通信終端設備進行戰術組網,可減少能耗、提高士兵的單兵負荷效率、保證戰術行動的靈活性和準確性。米勒認為,新年度美軍應繼續加大對該領域的探索。同時,還應重視構建絕對安全的無線通信網絡。五角大樓應以商用技術為基礎,加大保密型無線傳輸技術研發力度,搭建包括數據存儲與服務中心等在內的無線傳輸網絡。
強化反小型無人機技術
近年來,小型無人機的研發和制造業迅速擴張,導致襲擊事件日益增多且不斷演變,迫使安全人員不得不尋找全面、有效的解決方案。
號稱“全球無人機檢測技術領導者”的德國Dedrone公司副總裁菲爾·匹茲基稱,發展反小型無人機技術是評估空域活動、了解無人機入侵嚴重性和制定新規則以減少潛在威脅的重要途徑。該公司研制的反無人機系統,可通過一系列傳感器,對進入某空域的無人機進行監測,判斷其類型和任務性質(入侵或執行正常飛行任務),幫助安全人員選擇適當的進攻性或防御性對策,比如,與無人機操作員直接接觸,或與當地執法部門協調等。
匹茲基認為,在任何情況下,能否有效探測目標都是反小型無人機技術的關鍵所在。據他介紹,2018年全年測試和試驗活動表明,反小型無人機沒有普適性解決方案,“任何單一的(反小型無人機)技術都存在局限性,無法應對所有入侵,因此需要掌握一套具備高度靈活性、可適應各種特殊環境的綜合性技術”。
制定新一代云安全標準
著名網絡與軟件安全公司“邁克菲”副總裁塞卡·薩魯凱稱,新年度五角大樓應進一步提高對云安全技術的重視程度。
隨著越來越多軍事機構和軍工部門選擇將數據存入云端,針對這些數據的攻擊不斷增加。該公司云安全團隊發現,沒有多重身份驗證的系統賬戶,很容易受到新型僵尸網絡攻擊。所以,五角大樓應要求云服務提供商正確配置存儲系統,并建立安全防護體系。
薩魯凱稱,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早在2016年就發布了云計算安全要求指南,但它遠非“完美解決方案”。2019年,云服務提供商和五角大樓應攜手努力,建立新一代云安全標準和措施,比如限制訪問資格、重要信息分開存儲等,以確保云端存儲核心數據的安全。(劉奕楓)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