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軍事
山東艦服役意味著什么 海軍向“以航母為核心”轉型
2020-02-06 09:53: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山東艦服役意味著什么

  2019年12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交付海軍。航母是戰略性武器系統,是國家武力和威望的象征,也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體現。國內外媒體廣泛用“人民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來描述山東艦入列這一歷史事件。

  山東艦是遼寧艦的優化和升級版

  2012年,遼寧艦入列海軍。次年,山東艦開工建造。如果說改造的遼寧艦解決了人民海軍“有無航母”的問題,那么自主設計建造的山東艦則解決了人民海軍未來航母“發展基礎”的問題。

  航母是當代技術最為密集、造價最為高昂、工程最為龐大、運用最為復雜的超大型武器系統。在遼寧艦之前,我國在航母及其艦載機的設計、建造和運用方面,基本上是空白,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也凸顯了建造山東艦的重大意義。

  在很大程度上,遼寧艦可視為山東艦的“踏腳石”“進階梯”和“助推器”。眾所周知,遼寧艦基于未完工的瓦良格號改造而成,遼寧艦在服役后短短數年間,就展現出巨大的軍事效益,在其上進行了大量的艦載機起降作業和以遼寧艦為核心的海上編隊演練。

  必須指出的是,山東艦并非遼寧艦的簡單復制,而是它的升級和發展型。在遼寧艦建造期間,人民海軍批量建造了多艘、多型大中型主力戰艦,如052C/D型和055型導彈驅逐艦、071型綜合登陸艦等,這為山東艦的設計、建造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相比遼寧艦,山東艦進行了大幅優化和升級。主要體現在艦橋、飛行甲板、機庫、飛機和彈藥升降機、自衛系統、動力裝置、雷達設施、信息和電子設備等方面。因此,盡管山東艦相比遼寧艦在排水量、主尺寸、艦載機數量等方面未有顯著提高,但航空作業效率、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卻都有大幅提升。

  山東艦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海軍新聞發言人程德偉表示,與遼寧艦相比,山東艦立足國內,重點解決了航母總體設計、船體建造、主動力裝備國產化研制等重大問題,全面提高了綜合作戰效能和綜合保障水平。

  山東艦的發展路線穩健且科學

  自主創新需打牢基礎,對于航母建造這樣的重大工程尤其如此。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雄厚的國防工業基礎和科學技術實力轉變為現代化航母的設計和建造能力,需要過程和時間。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于航母發展而言,一味追求先進,寄希望于通過試錯式、冒進式的發展而實現跨越和超越,不但可能造成國防資源投入的極大浪費,更嚴重的后果將是錯過寶貴的發展機遇和時間,進而嚴重損害國家安全和軍事能力,乃至喪失戰略主動權。

  美國海軍福特級首艦——“福特”號可作為反面案例。“福特”號于2005年開工建造,造價130億美元。“福特”號發展路線激進,盡管所采用的電磁彈射、先進攔阻裝置、武器升降機、雙波段雷達等技術非常先進,但由于未經艦上試用驗證,造成技術風險未得到充分釋放。在比原定服役時間推遲6年之后,“福特”號終于在2017年高調服役。但自服役以來,各種問題不斷。根據美國海軍的最新評估,“福特”號要等到2024年才能達到可實戰部署的狀態。

  應當客觀認識到,山東艦的發展路線符合我國國情軍情。對于發展航母這種超大型戰斗艦艇,從改造遼寧艦入手,到自主建造山東艦,是理性和現實的選擇。作為類比,正是054A型導彈護衛艦和052C/D導彈驅逐艦的批量建造,才有力保證和促進了055型導彈驅逐艦的發展,實現我國在萬噸級排水量大型戰斗水面艦艇上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通過兩艘航母的建造,聚集和培養了人才隊伍,梳理和鍛煉了國防工業,充實和完善了建造設施,研發和儲備了關鍵技術,研究和驗證了運用方法,積累和豐富了發展經驗,這些都為人民海軍未來航母的更好更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山東艦服役使得人民海軍的航母數量達到兩艘,意味著海上作戰力量發生了結構性改變。人民海軍自成立以來,很長時間內作戰力量都是以驅護艦艇、潛艇、岸基戰斗機為核心,海基空中力量以艦載直升機為主,而缺乏航母提供的具備更強作戰能力的固定翼艦載機,這已成為人民海軍作戰能力的最大短板,而山東艦的入列,極大地改變了這種狀況。

  山東艦助力海軍力量結構轉型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加快人民海軍轉型,航母不能缺位。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要求,同時也吹響了將人民海軍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沖鋒號角。

  2017年5月24日,習主席在視察海軍機關時強調,海軍是戰略性軍種,在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瞄準世界一流,銳意開拓進取,加快轉型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人民海軍轉型建設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發展和加強以航母為代表的海基空中力量。這不但符合海上力量的發展趨勢,也是切實提高海上作戰能力的有效舉措。

  世界一流需遵循共同的標準來衡量,這一標準歸根到底是戰斗力標準,具體到世界一流海軍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航母為代表的海基空中力量為指標的。一方面,現代戰爭條件下,空中力量統治海戰場,航母是海上作戰的支柱,缺乏航母提供的海基空中力量保障,水面艦艇、潛艇和海軍陸戰隊難以在遠海大洋有效遂行任務。另一方面,航母可在陸、海、空、天、網、電等所有戰場空間行動,航母打擊/戰斗群自成作戰體系,具備強大、綜合、全面的進攻和防御能力。

  山東艦服役后,可大幅加強人民海軍的海基空中力量,航母打擊/戰斗群成為海上作戰兵力編組的主要形式,并全面提高人民海軍作戰能力,為踐行“近海防御、遠海護衛”戰略提供更有力支撐。

  遼寧艦和山東艦這兩艘航母作為海上“移動機場”,共可搭載數十架艦載機,在廣域偵察預警、態勢感知和目標指示體系支持下,與岸基戰斗機、遠程轟炸機和陸基中遠程巡航/彈道導彈協同,機動部署,快速響應,不但可將海上防御縱深大幅外推至更遠海域,同時還可大幅擴大有效控制海域的范圍。

  但應清醒地認識到,在海基空中力量上,人民海軍相比世界一流海軍尚有較大差距。山東艦服役后,在航母數量上,人民海軍僅次于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相同,但是,英國兩艘伊麗莎白級航母搭載的F-35B戰機在數量、質量上占據優勢。遼寧艦和山東艦的最大短板,在于缺乏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固定翼艦載電子戰機和固定翼艦載加油機,而這些支援保障飛機是航母戰斗力重要的組成部分,與美國海軍尼米茲級航母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航母在作戰體系中的定位,因國情、軍情、世情、社情、民情而異。但“創新”,始終是未來航母發展的主題詞。我們必須牢牢把握航母的戰爭工具屬性,堅持以創新思維發展航母,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戰爭。

  航母發展有其自身演變軌跡,需遵循特定技術規律,但正如“戰爭有自己的語法,卻沒有自己的邏輯”,航母發展同樣“有自己的語法,卻沒有自己的邏輯”。應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海上局部戰爭”為使命任務,以“提高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為戰略要求,敢于采用顛覆性的理念和技術,不斷研究航母運用的新樣式新方法,通過技術創新和戰法創新“雙輪”驅動,依靠超前發展和不對稱發展,占據未來戰場優勢。

  未來航母的發展,應立足體系作戰,著力補齊加強作戰體系的短板弱項。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體系作戰是基本樣式,裝備作戰效能通過作戰體系才能充分釋放。發展航母,應瞄準作戰對象和戰場環境,加強海上作戰概念研究,細致勾畫未來戰爭場景,明確航母的任務角色和地位作用。應客觀認識到,在自持力、機動范圍、反應速度、多用途性、使用靈活性、持續作戰能力、威懾力等方面,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航母依然是其他武器系統和平臺難以替代的。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色国内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A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日韩在线欧美专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韩国专区 |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