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夏,高招會現場火爆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一轉眼,新生學子一學期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他們通過幾個月來對課程的感受、校園生活的適應,對自身適不適合這個學校已經有了明顯的感觸,對于想轉專業、換個教育環境的學子來說,美國本科轉學成為了他們新的出路。
那么大學幾年級轉學的成功率最高呢?為此我們特地采訪了和創留學專業咨詢師。和創留學在本科轉學方面擁有13年經驗積累,自成立以來打造了上百個本科轉學逆襲案例。
據和創留學咨詢師透露:由于美國大學的申請都是入學日期前半年左右進行的,加上申請流程復雜,申請材料準備周期長,建議大一入學就盡早開始著手準備,在大二提交申請最佳。
大二轉學是性比價最高的選擇,這也是美國大學最歡迎和鼓勵的轉學節點。另外,從申請準備的環節和錄取的成功率的角度而言,大二時申請轉學的機會是最大的。
因為無論是在美本還是國內大學就讀,完成一年的大學學習后,肯定會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對未來的學習目標和人生方向也會越來越清晰,這個時候制定轉學/轉專業計劃是非常成熟的。
那么大一、大三和大四想轉學可行嗎?和創留學咨詢師答復:和創每年都有成功的案例,從技術層面是可行的。
但是大一轉學風險性最高。大一轉學意味著大一上學期結束前就要完成申請。而學生剛剛開始大學的學習,需要適應新的環境,老師和同學之間也不可能建立深厚的感情和熟識度。
無論從找推薦人的角度(認識時間短,推薦信可信度并不一定很高),還是大學生活,課外、學術活動的積累,還是學分的角度來說,都顯得比較倉促。
而大三轉學真正的問題在于,這樣晚一年甚至是一年半時間畢業,到底值不值?研究生階段出去是否更合適?如果不在乎時間和財力成本,我們還是非常支持在這個時間節點轉學的。
原因很簡單,不僅僅是美本申請名校研究生和博士的機會更大;從成長的角度而言,本科生可塑性更強,更容易建立社交圈,融入到文化環境中去,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受益度更大。
大四轉學也是可操作的,但是大四轉學不僅意味著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財力成本,還意味著要放棄還剩半年就能拿到的學位證。
如果說大三轉學可能還有一些糾結的因素,但大四轉學真的是非常需要用勇氣和魄力了。除非是對美國本科教育非常熟悉和向往,經過穩妥的思考,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學生,其它有太多糾結因素的學生,還是建議考慮其它留學途徑。
最后,和創留學咨詢師建議,無論是何時轉學,首先應該想清楚自身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未來有什么規劃,通過留學想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只有對未來有了清晰的規劃,所做的選擇才不會讓自己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