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政務環境和服務是重要保障。當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了,便可以聚集更多的生產要素,激發市場主體和各類企業的活力。那么,如何提升呢?湖南移動從技術角度發力,為高效的政務服務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政務云,讓辦事效率直線提升
2016年6月,湖南省省級電子政務外網統一云平臺由湖南移動負責承建,并于當年11月建設完畢并對外提供服務。經過不斷擴容,目前給各省直部門分配了1962臺云主機,內部云952臺,外部云1010臺,共計為59個省直部門開通了140個業務系統。
這些系統能起到什么作用?以省衛健委中醫醫療機構設置為例,進行一番對比就會發現大不一樣。之前,這一事項需要到現場提交12種紙質材料,來回要跑很多趟,耗時較長。現在,申請人可以足不出戶,使用電子材料來申請,再通過快遞領取證照,時間至少可以縮短20天,實現了企業辦事“不跑一次”。
電子化的好處還不僅于此。企業用戶登錄系統后,會自動填充企業注冊時已保存的基礎信息。沒有提交過的材料,可以從本地上傳;已提交過或認證過的材料和證照,可以在企業空間內直接選擇復用。提交后系統將自動生成編號,可以在個人空間“我的辦件”中隨時查看辦件進度。審批完成后,除了領取到紙質證照外,電子證照也會存到企業空間,以后辦其他事項還能再次使用。
事實上,政務云平臺通過匯聚在政府部門之間、政府部門與社會服務部門的各項數據,實現了互聯互通。不同部門不同系統間的信息整合、數據交換、信息共享,從而大大地提高各級政府機關的整體工作效率,“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到了87%。
互聯網+監督,看誰敢去動“奶酪”
在提高政務效率的同時,監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工作。湖南移動提供的互聯網+監督,成為了湖南“雁過拔毛式”腐敗、扶貧領域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科技手段,讓敢動扶貧“奶酪”者無處遁形。
如何達到監督的效果?各級使用者通過手機關注“互聯網+監督”公眾號或網站,便可以直接進入監督平臺。這里集中展示了各類政策、惠民資金發放、村務資金使用情況等內容,并且通過融合方式,幫助省級平臺細化了下屬地市區縣監督詳情。
以婁底市為例,婁底通過結合省級“互聯網+監督”的影響力,加大微權力推廣的力度,實現政務“線上線下”雙公開。通過分類“確權”、規范“用權”、陽光“曬權”、嚴格“控權”,設立權力流程圖、村級財務、村級工程建設等8個板塊,列出了與村民息息相關的27項“微權力”清單和流程圖,做到了“全部權力入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湖南完成了“生態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專題治理,共檢查項目18837個,查處問題4011個,查處1656人。各級各部門以“一季一專題”工作為切入口,堅持查處問題與堵塞漏洞相結合,已經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61項。目前,省級“互聯網+監督”平臺實現了向“2.0”版本“跨越式”式升級,加快推進監督子系統建設,加強大數據分析,加大平臺運維管理,讓公開更加徹底,讓監督更加精準,讓服務更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