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秋季,湖北荊州的田間地頭總會聽到秸稈收割機的轟鳴,大片的麥秸稈被收割后,通過系統的秸稈原料收儲運方式,將會被運往萬華禾香板的工廠,以這些秸稈為原材料,加上萬華生態板業的聚氨酯膠黏劑技術,最終會生產出無甲醛添加的萬華禾香板。這種方式,是目前秸稈加工再利用的新興領域,但萬華在這條“變廢為寶”的道路上已經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專屬模式。
拔掉農民心頭刺,秸稈收儲運先行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作物秸稈正在變成“廢物”污染著環境,而且范圍逐步擴大。這些廢棄物處理困難,但是不處理又有很多問題,秸稈堆積和焚燒是三大農業和農村環境污染源之一,甚至影響公路和航空的交通安全,這些秸稈不焚燒又用不到,一度成為農民心頭的一根刺。
如何把這根心頭刺拔掉?在秸稈回收再利用方面,萬華不斷拓寬秸稈回收途徑和方法,總結出秸稈收儲運收購管理辦法,經過多年摸索,發展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經濟拉動、質量把控、優質服務、天氣支撐的收購模式。利用高水平的大型農機化作業方式,提升秸稈收集效率,并建立秸稈收購點與農戶共同合作,把工業化收割不能觸及的零散秸稈資源死角一并回收。
圖為大型農機化作業進行秸稈收割打捆
圖為建立小型秸稈收購點方便回收
據統計,僅荊州公安縣一地的秸稈秋收就動用了45臺打捆設備,覆蓋了77800畝左右的打捆面積,按照早、中、晚收割時間進行梯次打捆,預計能夠達成數十萬噸以上稻草秸稈。
圖為專業打捆設備進行作業
回收的秸稈會被打包成垛并集中放置,防雨防潮防火,在萬華的秸稈原料倉庫內,還有專人對秸稈堆垛定時巡查、測溫,防止秸稈原料自燃或霉變,時刻保證萬華禾香板原料的品質。
圖為秸稈回收碼放入庫
點草成金:生態廢物變生態財富
秸稈回收再利用的環節中,減少秸稈焚燒,將秸稈廢棄物收儲運只是第一步,不僅要治標,也要治本。秸稈原料入庫后要通過脫水、切斷、壓縮、烘干、分篩、施膠、壓制等12層工序后,才能被制造成一張符合要求的無甲醛添加的萬華禾香板。
隨著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協同創新探索,如今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相繼成熟,關鍵在于將其產業化。要以秸稈為紐帶,將秸稈收集、秸稈能源化和秸稈材料化有機銜接,加固農業循環經濟鏈條。在這個鏈條內,萬華生態板業的禾香板產業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其“秸稈板生產技術”被科技部、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節能減排與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清單;中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授予“農作物秸稈熱壓制板”為中國環保產業可持續發展重點推廣項目……此外在2018年的5月,湖北公安縣無醛家居集群產業園開工建設。
未來三年內,隨著萬華禾香板的產能提升至500萬立方米,秸稈原料的需求量更將成倍地提升,預估將至少有600萬噸的秸稈,將從各個田地里收割、打捆、運輸至倉庫,通過完善的處理流程后制成禾香板,這500萬立方米的產能意味著未來每年為農民增收23.6億元,每年解救1428萬棵樹木,每年創造760萬噸碳減排量,每年至少為150萬家庭守護環境健康,帶動1000億以上規模的大型產業集群。
萬華生態板業正在讓秸稈綜合利用走向縱深發展,秸稈用作原料制作人造板材,節約木材,保護林業發展,本身就是一種良性的生態資源循環利用方式,同時通過分布式綠色大家居產業集群將秸稈資源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創造了經濟效益的同時,解決了農民秸稈難題,還讓農民通過秸稈回收增加收入,可謂真正的做到了變廢為寶,點草成金。
未來取決于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未來的自然環境也會因今天的資源循環利用和生態保護變得更好更宜居,萬華將繼續在秸稈制板的道路上深耕下去,加速推進秸稈回收利用的高值化、產業化發展,用萬華禾香板撬動秸稈資源利用轉型,吸引同樣關注秸稈問題的家居建材企業加入到綠色大家居產業鏈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