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期的媽媽,除了注意飲食健康,還需要了解大量知識。這些知識最終轉化成行動,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不要小看知識,它終將賦予你力量。
下面友乾培訓高級催乳師告訴你一些關于喂奶、催奶方面的知識和觀念,希望對你有幫助。
1、關于喂奶——這樣喂奶,寶寶怎么可能夠吃
現在的新媽媽都太講究科學喂養,必須吃到“前后奶”,必須“定時”喂養,必須知道孩子吃了多少,必須睡三個小時睡眠才是正常的等等。
正是這些科學喂養方法,才讓月子里的媽媽們苦不堪言,整天喝湯,喂奶,吸奶,根本沒休息時間,即便是這樣奶量還是不夠吃!所以要想奶量好,產后前十天很重要,第三天來奶,來奶后,還加奶粉嗎?孩子吸的多不?乳腺通暢了沒?如果乳房出現硬塊呢,吸通了沒?
這些不起眼的細節,直接影響媽媽以后的奶量,甚至影響到整個哺乳期!其實很簡單,回歸傳統老代人的喂奶方法,就現在的營養來說,肯定每位媽媽的乳汁都夠孩子吃。
2、奶量少,到底少在哪里?
奶量少說白了就是”奶驚“來的慢,并且“驚”的量也少,這就是奶量少和奶量多媽媽們的區別!
快的一會一陣,孩子哭來、老公在身邊也來、喝水吃飯洗澡還是來、感應就這樣快,奶量少的媽媽,無論怎樣刺激敏感區就是不來,所以我們要知道怎樣輔助做奶驚,這關乎下奶。
怎樣才能讓它“驚”?
前面說了,孩子哭了餓了會來,吃飯洗澡也會來,這是母愛感應和身體遇熱血液循環快的作用,還有是直接刺激乳頭,由此有我們知道增加奶驚了。
怎樣操作?
喂奶前后熱敷和喝點熱水,如果是孩子直接吸就無須熱敷了,假如是吸奶器或手法擠奶,輔助熱敷和刺激乳頭效果還是明顯的。
3、催奶湯,催奶偏方,為什么別人吃有效,你吃無效。
每位媽媽奶量,體質,吸收率以及缺奶原因不同,所以同樣的方法,效果就不一樣。
有位媽媽分享了自己追奶成功的經過:
她說這段時間吃了很多下奶的偏方,吃了四五天了就是不見效,今天喝了皂角米后晚上奶水突然多了,寶寶吃一邊就飽了,早上起來床上濕了一大片,意思是奶量多了是因為吃皂角米的原因。
相信現在已經有不少媽媽,也準備跟著喝皂角米追奶了吧。
先等等,先后順序可不等于因果關系。
我們有病看醫生,醫生開藥,西藥一般是三到五天吧!中藥最少也是五到七天吧! 是的,無論那種方法都需要一個吸收到有效的過程,這個過程也需要“正確的方法”。
所以我理解那個皂角米就像,我們感冒挨了三天了,第四天去看醫生,醫生給的藥吃了兩天就好了,我們就說是這個醫生開的藥好!
真實的是,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無論是吃藥不吃藥,通常3-7天,你都會自動痊愈。
4、乳頭、乳孔的多少和奶量有沒有關系?
經常有媽媽這樣問,我的乳汁少是不是乳孔少的關系?應該是順不順的問題,并非少不少的關系。有的只有兩三個泉眼式,特別粗,而多數是七八個花傘式,很多兩三個孔的媽媽奶量特別多(尤其那些乳頭平或凹陷的),所以不要糾結在乳孔的多少上,而是多關注吸奶的次數以及吸奶的時間上!
5、追奶貴在堅持。
看看那些追奶成功的媽媽們大多都很堅持,堅持吃下奶的各種湯飲偏方,堅持讓孩子不停的吸、或者吸奶器甚至手擠,堅持自己一定有奶,別看這幾個堅持,一定會在短時間追奶成功。
也許您會問,我也堅持了,可就是奶量不見多,其實還是方法的問題,還是方法不對的問題,導致您的奶量始終沒有多出來。
假如有造物主,那上帝賦予我們的乳房,就是用來喂奶的。
除非你的身體狀況很糟糕,否則你怎么也無法向上帝解釋:我就是沒奶啊。
相信自己,相信科學,在催乳這條路上,友乾培訓會一直陪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