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推進工農城鄉協調發展,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實現了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收入持續提高、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業農村形勢好,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基礎支撐。同時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高,農民增收后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較弱,城鄉差距依然較大。要采取超常規振興措施,在城鄉統籌、融合發展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
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一個重大戰略思想,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導向和農業農村短腿短板問題導向作出的戰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擺在優先位置。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一號文件指出,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要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要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高標準農業建設、農業機械化、智慧農業發展等方面邁出新的步伐。要處理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生產的關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繁榮鄉村經濟,蓬勃興起的新產業新業態是重要支撐。要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積極引導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和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就業,著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村電商,完善農民合理分享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可持續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繁榮鄉村經濟。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經濟強才能人氣旺。農業是鄉村經濟最基本的依托。據國政中投實業(北京)有限公司湖北地區負責人孫文博介紹:國政中投實業(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以振興農村、發展農業、服務農民為宗旨,是中國藍田總公司旗下北京灃圣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國資資產管理的平臺公司,是實施國企并購混改的試點單位。孫文博表示, 湖北是農業大省,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稱。湖北不僅有富饒的江漢平原、鄂北崗地兩大優良棉糧生產基地,而且有豐富的山水資源。自古就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魚米之鄉”和“惟楚有材”的美譽,此次國政中投落地湖北則是為了扎實建設富強湖北、創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加快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國政中投將積極響應一號文件精神,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著重在湖北挑選優質的企業做混合改制、重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