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企業資訊
突圍特色小鎮,卓爾桃花驛如何成為農旅小鎮的先行者
2018-09-28 14:41:12   來源:劍客網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策利好之下,特色小鎮建設在國內掀起新一輪熱潮。與之伴隨而來的是城市居民消費升級,鄉村旅游呈爆發式發展。近年來江浙地區鄉村開發如火如荼,拈花灣、莫干山、田園東方……都名聲在外。

  在湖北,一個叫桃花驛的農旅小鎮這一年迅速崛起。自桃花驛十里桃林景區和悅驛田園度假區全面開業以來,旗下悅驛系精品民宿幾乎天天爆滿,遇到節假日更是一房難求,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平均每天3場以上的主題文化活動同時開展。從試運營到全面開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卓爾小鎮·桃花驛累計為上千組家庭和企業提供了定制化旅程服務,還吸引了于剛、毛振華、陳東升等企業大佬的到訪點贊。

  一個普通的小鎮,如何在一年時間內讓城市游客紛紛慕名而來?如何成為中部地區文旅圈的黑馬?一片傳統的農業鄉村,如何成為中西部地區特色小鎮創建中的佼佼者?

  精準定位:新村民帶動老村民

  桃花驛小鎮位于大武漢都市圈,距離武漢中心城區50公里,距離武漢天河機場40公里,與武漢北部的國家5A級景區木蘭生態文化旅游區和武漢西北部的臨空經濟區無縫對接,具備了建設特色小鎮的基本區位和交通條件。大約1000年前,蘇東坡曾在此地留下“桃花香遠驛,蔓草亂斜陽”的詩句,而后得名“桃花驛”,同時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

  卓爾是湖北省知名的產業運營企業,在國內做了很多創領性的事情。五年前,特色小鎮建設全面爆發之前,卓爾控股董事長閻志提出了構建卓爾小鎮的想法。兩年前,剛從國外回來的李子琦成為了卓爾小鎮·桃花驛的負責人。桃花驛是卓爾文旅集團旗下首個小鎮項目,也是卓爾小鎮的樣板之作。

  為什么要做小鎮?小鎮圍繞大城市圈而存在,這里有便利的交通、成熟的配套、多元化的工作和教育機會,有更接近大自然的環境、值得讓人留下欣賞和感受的文化等等。當“城市病”開始蔓延,小鎮承載著歷史的使命,是城鎮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城市化終極形態。

  卓爾小鎮·桃花驛總占地面積21平方公里,如果僅靠一家企業以旅游景區的方法去做,可能做10年、20年,都不一定能夠見到成效。李子琦和團隊馬不停蹄地逐一走訪學習國內外多個鄉村和小鎮開發運營的成功項目和行業大腕之后,決定用“新村民”帶動“老村民”的發展思路。

  “鄉村振興最核心的資源是人,把人的文章做活,才能把鄉村做活。”李子琦說,桃花驛是一個涵蓋鄉村產業導入、鄉村文旅產品升級、三農機制體制創新、遠郊土地開發運營等多方面的綜合體。通過搭建平臺,吸引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人成為小鎮“新村民”,與當地“老村民”互助融合、共同建設、共創共享新時代田園小鎮,鄉村的振興才具有現實落地性。

  以人為本:搭建平臺導入新鄉村產業

  眾所周知小鎮的靈魂是產業,全國的特色小鎮中,六成以上產業支撐是農業和旅游。特色小鎮的規劃面積一般是3-5平方公里,一個21平方公里的小鎮用什么來撬動和支撐?

  “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激活鄉村傳統產業同樣要靠創新。”李子琦說,楊店的傳統產業是桃子,最大亮點是一年一屆桃花節,但如果簡單地把桃產業和賞花作為主要發展方向,未免有些局限了思路。

  按照“因時因地因人”的原則,桃花驛小鎮被劃分為六個產業創新示范區來建設:田園綜合體創新示范區、莊園經濟先行示范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精致農業產業集聚區、健康度假產業集聚區和楊店古驛老鎮區。

  “以人才為核心”這一簡單也重要的道理貫徹在開發、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不到兩年的時間,桃花驛與國內多個機構組織建成了戰略合作聯盟,融智教育、吾行文創、人福億生、武漢理工大學禾之壯有機水溶肥等十多家不同領域的企業和機構與桃花驛達成合作;湖北省書畫家協會創作基地、武漢市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湖北地方曲藝非遺傳承基地等一大批基地在此落戶;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榮譽理事長李永萍,湖北評書第三代傳人、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宋光耀,云夢皮影陸派第五代傳承人滕德清……一批“新村民”的到來,讓桃花古驛煥發勃勃生機。

  “新村民”邀請“老村民”參與各種文化主題活動,如非遺文化大賞、大地豐收祭、鄉親鄉愛公益觀影等,卓爾書店為本地村民提供免費閱讀空間和免費借閱,極大地豐富了本地的文化生活;“新村民”聯合武漢高校、農業專家和“老村民”共同推動桃產業和種植業升級,更新品種、培訓技能、幫助銷售,“老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對生活就更加積極充滿希望。

  55歲的易俊洲是土生土長的桃花驛人,從事果樹栽培與研究20多年。今年,桃花驛攜手易俊洲和他的向上果茶合作社共建高標準水蜜桃示范基地,1000畝桃園以“實物代租”的方式向農戶開放。新村民親切地稱呼他為“易老師”,虛心向他學習種桃技術;“易老師”從新村民那里知道了什么是高質量發展,什么是產品追溯體系。

  突破常規:創意設計改變鄉村

  “桃花驛顛覆了我對鄉村的印象,感覺像到了國外,太美了。”每一個到過桃花驛的客人都曾發出過類似的感嘆。桃花驛項目最先啟動建設的是田園綜合體創新示范區,目前已建成占地約500畝的悅驛田園度假區和占地約1000畝的十里桃林文化旅游區。

  尚懿是桃花驛·悅驛田園度假區的建筑師與景觀設計師。他生于北京,畢業于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曾參與多個國際大型項目設計。在丹麥的游學經歷成為桃花驛設計的靈感來源,他說,在丹麥,人們都很悠閑,不是表面上的悠閑,而是從他們的內心就有這種狀態。同樣,來到桃花驛也應該是放松的、心與心之間沒有阻隔,所以建筑形態也應該是沒有界限的,“處處皆風景,悠然得自在”。

  基于這個理念,在設計上尚懿選擇了“融合”。結合桃花驛的氣候、文化等特質,實現建筑和景觀的融合,室內裝飾與室外野趣的融合,建筑材料與自然物料的融合。建筑整體是一個開放的空間,隨處可見原木色彩、鋼筋混凝土,建筑外墻更是用石料堆砌而成,有些室內家具干脆就是一整塊木料,稍加修飾,既保留了原材的天然性又不失時尚的美感。就像卞之琳的《斷章》中寫道的那樣:“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在將圖紙變成現實的過程中,因為很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卓爾先行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路網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其中9.6公里的循環路串聯起整個小鎮,也為本地全域旅游的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之后的施工過程中,團隊對工藝、材質和細節的極致要求令原本普通施工變成“像在雕琢一件藝術品”。

  桃花驛的遇上清境中餐廳有一個用餐區域非常特別:木質長條桌的上方是一大片倒垂著的金黃稻穗,幾乎每個客人都會特地來這里打卡,拍照。這個創意實現的過程十分曲折:最開始的想法是掛花,紫色的、粉色的、加上燈光的,想法是浪漫的但現實卻是格格不入,設計要融入本地文化而不是徹底改頭換面,最終選擇了本地農作物:稻穗。假稻穗首先被排除,真稻穗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后變成了裝飾材料,掛上后不是太疏、就是太密,反復試驗近十次后才達到了最佳視覺效果。

  卓爾小鎮·桃花驛最先在網上走紅的是悅驛田園度假區的1號院·悅驛,被眾多媒體稱之為漂浮著的建筑,整體清新浪漫的田園場景完全符合都市人對詩和遠方的向往。隨后,湖北鄉村第一家西餐廳——簡驛美學西餐廳、悅驛·一攬芳華精品民宿酒店、卓爾鄉村書店……幾乎每一個場景、每一棟建筑都通過爆品計劃的實施在網絡上迅速傳播。越來越多的都市人愿意回歸鄉野,甚至把訂婚、生日、家庭聚會等人生重要時刻選擇在桃花驛度過。項目建設之初遇到過的一些懷疑和不解,都變成了欣賞和贊嘆。

  內容為王:文旅新業態引領新風尚

  文旅產業鏈條長、集群廣,涉及到方方面面。站在產業發展的大風口,要時刻保持理性、去偽存真、去繁化簡。沒有核心內容、業態和產品,很快就會被后來者超越。

  從項目的策劃、設計、建設、運營、推廣,到項目的民宿、餐飲、農業、文創、親子教育等各板塊,桃花驛引進和打造了一批年輕的、高知的專業班底。他們一直牢記那條最簡單的道理:圍繞“人”做文章。

  運營一年來,桃花驛團隊用多種文化節慶活動為小鎮賦能,打造核心競爭力。孝感(楊店)桃花文化旅游節、驛路大講堂、非遺文化大賞、大過中國節、大地豐收祭等多個文化節慶密集開展,累計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其中,驛路大講堂從2017年3月舉辦第一場到2018年6月已堅持舉辦了50多場,主題涉及鄉創、農業、文化、互聯網、設計等多個領域。高頻次的輕活動吸引了業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鄉創思想在桃花驛得到了傳承與再生。

  桃花驛也為客戶策劃定制化活動,如世界頂級品牌的新品發布會、知名企業的客戶答謝會、團建活動和個性化家庭生日宴會、同學聚會等等,貼心的管家式服務滿足客人在文旅體驗中吃、住、游、購、娛等各種各樣的需求。隨著客人們在朋友圈傳播,慕名而來的游客、情侶、家庭、企業、同學會等絡繹不絕,周末訂單開始井噴。桃花驛小鎮漸漸成為武漢周邊最具品質、最知名的度假目的地,從而帶動了周邊農業采摘、餐飲、零售等多個行業的收入提升。

  共建共享:村政企三方共贏

  振興鄉村單純依靠資金投入是無法實現的,一定要讓村集體、新老村民與項目、產業發生關系,如就業關系、創業關系,“村政企”三方的各司其職,鄉村振興才會有生命力。

  聶文燕原本是當地一位普通村民,上有老下有小。為了生計她種過田、擺過攤、賣過菜。桃花驛·悅驛田園度假區投入運營后,她經面試成為一名保潔員。一年時間里,她從保潔員到服務員到現在成為整個項目的后勤專員,負責員工用餐、庫管、采購等事務。現在的她有了固定的收入,學會了用電腦,還愛上了插花。用她自己的話說:“原來日子過得稀里糊涂的,現在忽然間有了動力和目標。”

  截至目前,卓爾小鎮·桃花驛為當地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臨時就業人口300多人,全年間接帶動長期和臨時就業人口近千人。

  農村、農業、農民,中國鄉村發展三者缺一不可。桃產業是當地的基礎產業,桃花驛也做了很多文章,與科研機構合作,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啟動高標準水蜜桃種植基地,加快桃品種升級和優化;開發桃酒、桃膠、桃花茶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借助電商力量相繼進入市場;推進桃產業與自然教育、田園手作、節慶活動等新業態融合發展。

  “企業在進步,我們與這塊土地的聯系更緊密。無論公益幫扶行動,還是帶動當地人就業,只與土地、良心、農民的快樂聯系在一起。”卓爾控股董事長、黨委書記閻志表示,企業發展要和區域發展融合,不僅產業發展要融入當地發展,還要和地方的文化、居民生活融合,真正體現“商道為公”。

  2018年被稱為鄉村振興元年,在政策東風之前,卓爾小鎮·桃花驛已率先探索人才下鄉、資本下鄉的新路徑,將農旅融合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如今初見成效。正如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說:“桃花驛,正在從一個項目,成長為一種模式。”在新的時代語境下,卓爾小鎮·桃花驛走出了具有特色的有機生長之路。其爆紅的背后,是以人為本、市場引導、機制創新、內容賦能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无遮挡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 亚洲色国产欧美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现在在线免费观看AV | 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