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黃土高坡上的山西隰縣,有這么一個人。有人說他是歌手,走到哪兒都愛唱歌,還能隨時隨地來段“freestyle”;有人說他是“紅娘”,村里58對夫妻都是經他介紹撮合的;有人說他是好干部,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村里人有困難,他總是竭盡所能去幫助。不過他最喜歡的稱呼卻是“我就是個種梨的”。
圖:隰縣習禮村老支書閆云海
他叫閆云海,今年72歲,是山西省隰縣習禮村的老村支書。雖然年過七旬,但身體看上去依舊很硬朗。1984年,老閆剛上任的時候,村里窮得叮當響,村民們吃不飽也穿不暖。面對這樣的境況,老閆在心里對自己說,一定要讓村子脫離貧困,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民只能靠土地。隰縣坐落于呂梁山南麓,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是土層深厚、排水性能良好的砂質壤土山地。加上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都有利于梨樹的生長。
圖:隰縣風貌
2004年,老閆偶然接觸到了山西省果樹研究所培育的梨果新品種——玉露香梨。它的母本為新疆的庫爾勒香梨,父本為河北的雪花梨,經過生物學上的優選優育,克服了原有品種的缺點,繼承了母本、父本優點:果個大、果型端正、果面光潔、著色性狀好,具有皮薄、肉細、核小、可食率高、含糖量高等諸多優點,被國家梨產業體系專家公認為“中國大美梨”。
老閆眼前一亮,一拍大腿,“我們就種這個!”于是,老閆就帶領村民們一起走上了種植玉露香梨的漫漫長路。
然而說著簡單,種起來并不容易。在經過近10年的摸索之后,老閆的種植經驗越來越豐富,習禮村種植的玉露香梨也越來越好。2008年,玉露香梨成了北京奧運會指定供應水果,2013年又獲得了“中國梨王”的稱號。
圖:“中國大美梨”玉露香梨
然而,隨著近年來隨著玉露香梨在隰縣越來越多的村推廣種植,玉露香梨規模快速擴張,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業脆弱性和風險也在增加。玉露香梨產品、供應鏈、品牌等關鍵環節的競爭力需要培育和提升,以保證這一脫貧主導產業能夠可持續發展。
老閆雖然種梨在行,但對供應鏈、品牌這些概念幾乎是一竅不通,香梨的發展就此遇到了瓶頸。眼看村里還有不少貧困戶還沒脫貧,老閆整天愁容滿面。
不過,很快,事情就有了曙光。
2018年,蘇寧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簽訂了山西隰縣玉露香梨產業扶貧戰略合作協議。蘇寧投入近500萬元,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依托各自在產業運營、商業資源、品牌公信力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全面扶持玉露香梨產業競爭力培育和產品上行,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項目在隰縣選定了6個村為“互聯網+扶貧”建設示范村進行定點扶持,其中為首的就是習禮村。蘇寧和善品公社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組織載體,幫助老閆他們圍繞組織培育、技術推廣示范基地打造、品控管理、生產服務、貧困戶帶動、營銷推廣、品牌建設等方面,全面扶持當地玉露香梨產業競爭力培育和產品上行,推動地方整體電商運營能力的建設和提升。
圖:蘇寧和中國扶貧基金會扶持的隰縣玉露香梨產業發展與提升示范基地
在經過一年的定點、專業化扶持之后, 9月19日,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來臨之際,隰縣脫貧攻堅的主打產品—“玉露香梨”正式在蘇寧易購善品公社官方旗艦店發售。蘇寧、中國扶貧基金會定點打造的“山西隰縣‘互聯網+扶貧’產業發展與提升示范基地”也正式揭牌。
圖:玉露香梨正式上線蘇寧易購
圖:“山西隰縣‘互聯網+扶貧’產業發展與提升示范基地”揭牌
全程見證這個過程的老閆當天也是激動萬分。在當天的“豐收節”活動上,老閆冒著雨,親自上陣敲鑼打鼓祈愿來年大豐收。
圖:笑容滿面的老閆
如今,老閆的兒子已經接過他的衣缽,通過在村里建立玉露香果品合作社,繼續帶著村民們發展玉露香梨種植業。閑不下來的老閆現在每日還是習慣到村里的梨園里走走看看,走累了就在梨樹下坐一會兒。
“種了一輩子梨,離不開了。”老閆有些感慨。
圖:老閆在梨園里
在談及未來時,老閆信心滿滿。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在蘇寧、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幫助下,習禮村的村民都能夠通過玉露香梨脫貧致富,子子孫孫們能夠把玉露香梨這個好東西繼續延續下去。
祝福老閆,祝福習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