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條件》)等政策相繼出臺,在動力電池回收壓力越來越大之時,這幾項文件的出臺標志著動力電池回收將從混亂向有序轉變??傮w上,這兩個文件相當于管住了兩頭,讓動力電池回收終于走上正軌,但是中間環節還需要完善。
2009年,我國開始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彼時全國保有量很小,動力電池回收的問題還不突出。經過9年時間發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到了汽車總量的0.7%。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53萬輛。早期的新能源汽車進入淘汰期,動力電池回收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有機構預測,2018年開始我國動力電池報廢量將呈現翻倍式增長,2020年報廢量將達到28萬噸。
動力電池中含有大量鎳、鈷、錳等金屬,不及時回收將對土壤會造成污染,電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鋰在空氣環境中容易水解產生五氟化磷、氟化氫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動植物有強烈腐蝕作用,不及時回收處理極有可能帶來“二次污染”,甚至災難性后果。
此前,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比較混亂。有些企業和投資機構誤以為這是一片藍海,紛紛沖進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動力電池回收的政策不明確、標準也不規范,造成了一定的市場混亂。
有資料顯示,預計2018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超五十億元,到2020年至2023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到136億-311億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增長是肯定的,賺錢卻不容易。動力電池回收包括梯次利用和報廢回收,兩者都有難點需要克服。
據了解,在京津冀周邊及廣東深圳、河南新鄉一帶,回收“游擊隊”屯積了大量的廢舊動力電池?;厥铡坝螕絷牎辈鸾庥杏玫碾姵赜糜诔潆妼?、礦燈、滑板車等產品,剩余的報廢電池幾乎采用“野蠻”方式回收金屬。
我國傳統汽車每年大約報廢600萬噸鉛酸電池,真正流向正規回收企業的并不多。有資料顯示,在北京大約只有1%的廢鉛酸電池進入了正規回收渠道,其他都被“游擊隊”收走流向“黑”回收點。全國其他地方報廢鉛酸電池回收的問題更加嚴重。
多個原因造成鉛酸電池報廢問題比較嚴重。比如違法處理鉛酸電池的技術門檻比較低,即便不懂回收處理技術的企業和個人都能輕易操作。這些企業或者個人把廢酸液隨便傾倒,造成嚴重的污染。他們不承擔環保義務,就沒有這項成本,因此可以提高價格收購廢舊鉛酸電池。如此一來,正規回收企業無法與他們進行價格競爭。
動力電池的回收技術難度比鉛酸電池高,但依然比較混亂,早期沒有編碼是造成混亂的原因之一。雖然實施溯源管理,但對車主不具有強制性。車主是動力電池的產權人,如果車主不交給回收拆解企業,賣給出價更高的“游擊隊”,動力電池溯源管理的效力將打折扣。
江門長優認為,政策雖然已經出臺,離全面實施并落地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企業有責任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