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武漢東湖高新區“龍泉街2018年度半年工作會”在福利村會議室召開。
上午9時,龍泉街辦事處全體干部、村(社區)兩委干部、中心(站所)負責人和事業單位干部按時參加會議。在會上,村(社區)書記和中心(站所)負責人(高峰村、騰龍社區、城管執法中隊)代表交流發言;趙弼君學習近期違法違紀案例; 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汪小英通報工作日志和“心連心”干部進村入戶大走訪活動情況;街道領導就各自分管工作進行了小結,并就下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負責人郭斌書記最后作總結報告。
街道負責人郭斌書記說,今年來,龍泉街在東湖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和各部門大力支持下,砥礪奮進,開拓創新,全街呈現出班子團結和睦、干群關系融洽、社會和諧穩定、工作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
我們按照東湖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突出“明楚王墓群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城管再革命、轉變干部作風”等三大工作重點,強化措施,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黨建和廉政建設工作成效明顯
黨建水平不斷提升。嚴格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強化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主業首責意識,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大力整治村級軟弱渙散組織,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規范黨支部建設,街村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7月13日,中共秭歸縣委黨聯辦一行12人到我街學習交流黨建工作。七一前夕,街道聯合中華園辦、中華投公司舉行建黨97周年主題黨課和文藝匯演,文藝匯演吸引了近2000名群眾現場觀看,網絡點擊量近4萬人次,有40余家媒體進行報道或轉載。形式多樣的系列紀念活動將黨的政策方針與民生工作聯系起來,引導街道黨員干部群眾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
干部作風不斷優化。今年以來,龍泉街以干部作風轉變為抓手,全面推進干部隊伍建設。通過“新春開年第一會”,把會議從辦公大樓拉出來,走訪基層支部和基層群眾,把會議變成與群眾面對面的“懇談會”;推行“心連心”干部入戶大走訪活動,每名工作人員包保負責10-30名農戶,點對點對接群眾,真正地做到了民情、解民憂、辦實事;全街街村干部實行工作日志制度,所有干部每天記錄開展工作、參加活動等情況,定期檢查,實現以記促學、以記促思、以記促辦。認真組織開展“雙評議”活動,干部職工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效能進一步提高。
“兩個責任”全面落實。黨工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主要領導帶頭盡責,班子成員有效分責,每月至少召開1次專題黨工委會;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堅持“一崗雙責”,管好自己,以身作則;集中開展了黨風廉政宣教月活動。街道紀工委強化執紀監督,加大違法違紀黨員的查處,2018年處分了4名違法違紀黨員。
(二)文物保護和旅游產業碩果累累
明楚王墓群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工作進展順利。今年以來,街道主要負責人郭斌多次親自拜訪市文化局、市旅游局,聽取業務指導建議。省市文物局主要領導親臨龍泉山指導工作,并與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溝通協調,確定了兩年內將明楚王墓群打造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工作目標。6月13日,武漢市考古研究所明楚王墓群考古工作站在龍泉山風景區管理處掛牌入駐。目前,風景區擬在全國范圍內征集景區標識LOGO,擴大景區影響力。
同時,龍泉山風景區利用多種途徑擴大宣傳力度,在市內重點商圈參加旅游推介會;利用長江融媒體、長江日報社區報、湖北經視等知名媒體,擴大景區知名度和影響力。五一小長假期間,景區共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達到了進3年來同期旅游人次的總和。
(三)征地拆遷和還建安置工作加快推進
截至6月份,完成 21個項目的拆遷工作,已簽訂拆遷協議 1208 份,涉及人口2347 人,拆遷總面積 9.23萬方。今年以來,正在加緊推進制定《龍泉街集鎮拆遷實施細則》,武陽高速、華創中心、升華美愛情小鎮拆遷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龍泉還建社區一期目前已有1055戶拆遷戶平穩順利入住。街道積極謀劃社區規范管理工作,正加快推進智慧小區、平安社區、集貿市場和停車場建設,組建騰龍社區“兩委”班子,招聘9名社區工作人員,規范物業管理服務,盡力為安置群眾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
(四)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工作成果得到鞏固
今年,通過與市作風巡查組、中華投公司的通力合作,解決了原龍泉農具廠26名職工的安置問題。在市區大接訪活動中,順利解決富強魚藥項目遺留問題,就以錢養事人員待遇、荷香農莊補償等歷史遺留問題提出了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得到了當事人的理解,有效消除了穩定隱患。
堅持每月定期排查與不定期安全巡查、重點時段專項檢查相結合,對各村社區、龍泉山風景區、升華碼頭、學校等重點單位和地段的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整改,并實行“回頭看”,確保整改到位,防患于未然。全街共開展各項安全生產工作整治10次,落實隱患整改12項,取締煙花爆竹經營點2個,整治危房6戶。全街安全生產連續多年“零事故”。
(五)“城管再革命”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4月18日, 為幫助支持我街推進“城管再革命”,東湖高新區檢察院安排專家,就侵占土地納入環境公益訴訟為街村干部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指導。對零星搭建和搶栽樹木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置。今年上半年全街共拆除違法建設36處,建筑面積3391.82平方米,制止違法搶栽近2000畝,為園區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扎實推進“城管再革命”,圍繞“清白”、“填補”、“亮燈”、“覆綠”、“凈水”、“降塵”、“拆違”、“廁所革命”等八大專項行動破除頑疾,讓城鄉環境變得更凈、更美、更綠、更亮、更暢。
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對今年4月市委組織部、市水務局領導考察中發現的違法圍湖筑堤、攔網捕魚等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恢復了湖泊的生態原貌。按時完成畜禽退養87戶,拆除“三網”24處1.86萬畝,禁止焚燒秸稈和垃圾,對集鎮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牛山湖、梧桐湖河湖長制落實和生態大保護成效顯著,龍泉街落實河湖長制的經驗和做法引起了湖北電視臺、武漢電視臺等媒體關注。
(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清明祭掃工作平穩有序。消除中華大道與老鳳蓮路交叉路口陡坡隱患,修復祭掃路段破損路面,更新交通指示牌和交通標示線;利用中華園的收儲空地,新建臨時停車場;積極與區建設局溝通,做好公交車進出的線路規劃和站點停靠;規范攤點、集中安置,加強祭掃用品市場管理,對無照亂設攤點等行為及時進行查處取;針對周邊農民以往利用掃墓高峰期出售自產自銷蔬菜的習慣,協調孝恩園在停車場開辟了自銷產品經營區,方便群眾順便購買時令蔬菜。清明節期間,我街孝恩園、何橋公墓和龍泉山區域周邊零散墓葬地段,約接待人群56萬人次,車流15萬輛次。
今年全街共有低保212戶262人,發放低保金130.99萬余元;發放各類救助幫扶款200余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做好“雙擁”工作,向軍屬發放光榮軍屬牌、團年飯套餐禮盒、“雙擁聯系卡”。開展多項文體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與武漢廣播電視臺《開心有禮》欄目聯合舉辦的“與軍運同行”趣味運動會,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熱切支持龍泉街轄區內教育事業發展,通過村校互助,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前,何橋、升華兩村分別向何橋小學、升華小學學生捐助夏季校服,幫助維修學校周圍破損道路;7月2日,中冶南方牽手何橋小學開展公益行活動,募捐愛心圖書約1000本,進行了“愛心電子課堂教室”建設揭牌儀式。專車接送組織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清明期間,組織街村黨員干部到孝恩園緬懷革命先烈,發揚龍泉紅色文化傳統。街道委派12名干部組建扶貧工作隊,代表東湖高新區到湖泗街6個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其中5個村已經脫貧,1個村今年將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