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武漢光谷生物城會議室里氣氛熱烈,長江職業學院與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創新基地有限公司正式簽訂校地戰略合作協議,一場關于產教融合、協同發展的新征程正式開啟。
簽約儀式前,在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胡軍的陪同下,長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童靜菊等一行參觀了生物城創新成果展示館。光谷生物城作為中部地區生命健康產業的核心聚集區,規劃面積達30平方公里,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成果斐然,已成為省市大健康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驅動核”。
胡軍在致辭中強調,此次簽約是校地產教深度融合的契機,生物城將全力提供企業、載體、人才等資源,助力校方人才培養工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國內一流示范性現代產教融合基地。
長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童靜菊在致辭中表示,學校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構建“教學場景即研發現場、實訓項目即企業課題”的產教融合范式,創新培養模式,共育高素質技能人才,實現學生“畢業即上崗、上崗能勝任”。同時,推動教師成果轉化,實施“雙向交流計劃”,使學校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為學科建設等帶來新機遇。此外,雙方還將共建產教融合基地,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加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
簽約環節,長江職業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張術平與光谷生物產業基地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礪威簽約。根據協議,雙方將秉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平等互利”原則,在生物藥學健康領域全面合作。
作為產教融合的重要參與者,人福醫藥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李莉娥的亮相成為現場亮點。李莉娥是長江職業學院(原湖北省醫藥學校)杰出校友,深耕生物醫藥行業二十余年,主導多項國家級新藥研發項目,擁有豐富的產業實踐經驗與技術創新成果。她長期專注于麻醉鎮痛藥物研發,主導開發了鹽酸瑞芬太尼等創新藥物,突破國外技術壁壘。她帶領團隊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28項,獲得發明專利106項,開發出3個1類新藥,填補全球麻醉鎮靜領域近30年無創新藥上市的空白。其主持研發的產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50億元,在研藥物達500余項。李莉娥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榮譽,并于2019年入選“中國好人榜”。
簽約儀式上,童靜菊為杰出校友、人福醫藥集團副總裁兼總工程師李莉娥頒發長江職業學院產業教授聘書。童靜菊表示,李莉娥校友兼具深厚的學術功底與產業洞察力,她的加入將為學校人才培養與科研轉化帶來“實戰經驗”。李莉娥在接受聘書后表示,未來將積極推動校企深度聯動,把企業的技術需求與學校的科研資源相結合,開發更貼近產業一線的課程體系,助力學生從“校園課堂”無縫銜接“企業車間”,為生物醫藥產業輸送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復合型人才。
長江職業學院作為湖北省生物醫藥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牽頭高校,其藥學專業群改革正推進“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融合,開發的微專業課程吸引眾多企業關注,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愿參與課程研發。
簽約儀式結束后,全體參會人員合影留念,醫藥護理學院博士科研團隊、實習就業負責人等還與各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記者/陳思炎 通訊員/毛宸 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