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湖北省暨武漢市社會工作主題宣傳活動現場。
近年來,為了加快推進社會工作事業高質量發展,讓專業社工服務為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武漢市民政局按照工作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強化工作措施,加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全市已實現街道社工站、社區社工室全覆蓋的工作目標,社工專業人才達到19858人,社會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的專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 政策引領,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在2023年度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中,全市共有2萬余人報名,較上年翻了一番。最終,5629人通過此次考試,占全省通過人數的34.8%,其中,助理社會工作師4792人,社會工作師819人,高級社會工作師18人,均創歷年新高。
我市社會工作影響力和覆蓋面在不斷擴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進入穩步快速發展的階段,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進一步完善,社工人才隊伍結構更加優化。
社會治理對專業社會工作者的需求持續增多,是社工職業資格考試熱不斷升溫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武漢市高度重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先后出臺多個文件促進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市民政局把組織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作為提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契機,做好考試動員、培訓輔導工作,發揮好人才“孵化器”的作用,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人才活力競相迸發。
今年,市委人才辦公布的武漢英才計劃培育支持專項人才名單中,就有50人來自社會工作領域,主要是在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從事社會工作教學與研究、社會服務與管理,并取得突出成果的優秀人才。入選人才將獲6萬元資金資助和相應支持政策,并納入市級緊缺人才庫跟蹤培養。
民政部門將社會工作和人才培訓納入民政部門業務培訓、人才培養計劃,建立市、區、街分級培訓體系,開展了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和社工師考前線上培訓,全年共培訓各類社工人才1萬余人次。
■ 街道(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全覆蓋
搭建專業發展實踐平臺
為加強社會工作體系建設,武漢市建立起區、街道(鄉鎮)、社區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搭建基層民政工作綜合性服務平臺。
區級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培育和督導社會組織、街道(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統籌指導各社區的項目策劃、實施及重點服務對象轉介工作、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室直接服務居民。
目前,全市建成15個區級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162個街道(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1466個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室,實現了街道社工站、社區社工室全覆蓋。
同時,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精神,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激勵保障制度,加快推進社會工作崗位開發設置。全市救助、養老、兒童、婚姻輔導等民政事業單位中,已有45家單位設立社會工作科室或崗位,引入社會工作服務,提升專業服務水平。
在鼓勵專業社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創辦社工服務機構和社工類行業組織的同時,加大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規范管理,推動、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目前,全市共有215家社工服務機構。
近年來,武漢持續加大免費培訓、崗位補貼和政府購買力度,行業發展獲得了越來越多支持,政府購買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的范圍擴大,持證社工繼續教育不斷加強,持證人員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正在建設起來,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
■ 創新探索“五社聯動”服務
促進社會工作事業“開新局”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解決社會問題、完善社會服務、激活社會活力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社聯動”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依托社區,引入專業社會工作者,通過社區、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和心理服務專業力量聯動,幫助困難家庭及群體更好地融入社會,讓居民從心理援助、物質幫扶、社會支持等多個層面享受到更為優質、更為專業的社工服務,營造向上向善的社區氛圍。
武漢市持續深化“五社聯動”機制,以區、街道(鄉鎮)、社區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為陣地支撐,多措并舉提升基層民政服務水平,助力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開展“五社聯動”社會工作服務中,注重培育社會工作協同力量,優化資源配置,引導慈善資源下沉社區,成立社區基金,激發居民自治活力,凝聚為民服務合力,有效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下一步,武漢將通過公益創投、購買服務等措施,加大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加強行業管理和自律,促進社工機構健康發展。創新“五社聯動”機制,發揮社會工作者在發掘社區骨干、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組織社區志愿者、鏈接社會慈善資源中的作用,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提升社區治理的專業化水平,助推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中展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