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2021年中國(武漢)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決賽頒獎典禮暨第六屆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光谷舉行。海內外知名投資人、金融機構、創投機構代表以及3551人才代表、創新創業團隊代表共300人齊聚一堂。這也是該項面向全球的重量級國字號比賽首次來到武漢。
中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創辦于2016年,是中國科協舉辦的一項品牌活動,作為引進海外高科技創新創業項目、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到中國創新創業、為參賽團隊和選手搭建展示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目前累計2000余個項目參加大賽,每屆大賽都有優秀的海外原創引領項目在國內落地,已成為海外科技人才在國內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有力推動了科技與經濟融合、科技成果轉化,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國海外創業聯盟承辦。中國內地分賽區和總決賽在武漢舉辦。
中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將搭建湖北省與全球英才對接平臺,整合創新創業資源,引進原創性、獨創性、引領性的海外高科技項目,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加快湖北省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賽自啟動以來圍繞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大健康與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等三大領域推薦參賽項目,比賽分為歐洲分賽區、美洲東北分賽區和西部分賽區、日本分賽區、中國內地分賽區以及澳門特邀分賽區共6個分賽區,吸引來自全球范圍內557個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共有105個非華裔項目和5個諾獎及院士專家團隊項目參加。最終經過報名征集、海選初審、網上預賽等環節,最終一共有83個項目歷經層層選拔晉級總決賽。
通過10月12日緊張的角逐評出了大賽獲獎項目。智慧汽車與交通的智能三維感知軟件系統、5G用高性能覆銅板電絕緣材料、微創介入外科診療一體化系統3個項目獲一等獎。超薄柔性玻璃材料制備與柔性蓋板的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6個項目獲二等獎。新型基因編輯蛋白在細胞治療中的應用等9個項目獲三等獎。利用智能生物傳感器技術以及云數據分析技術等12個項目獲優勝獎。
大會現場6個代表性參賽項目上臺進行展示,依次進行5分鐘路演。觀眾現場投票評選出最佳人氣獎、最佳投資價值獎、最具科技創新獎各一名。8家獲獎項目代表上臺與投資機構進行了一對一簽約。
據了解,遵循讓全球頂尖人才、創新項目進得來、留得住、能落地、有發展的宗旨,中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自2016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六屆,成為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活動。
賽事主辦方中國科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賽事落地武漢的原因之一是這所英雄城市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同時在疫情之后一年以來,武漢經濟復蘇取得亮眼成績。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第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科技中心的武漢,同時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富有無限發展機遇。特別是位于武漢的中國光谷,創新人才集聚、創新團隊活躍。最終在多個候選城市中武漢,被列入中國科協海外智力為國服務行動計劃重點項目,旨在通過這次大賽活動加速湖北疫后發展、推進長江中部地區經濟新增長,為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地區創新發展、中國光谷崛起世界級人才高地,提供更多的優秀創業種子和更強的創新動力。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該項大賽在美國、歐洲、日本等海外賽區及中國賽區掀起高潮,共計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577個項目參與了全球性的激烈角逐,為歷屆最高,其中包括91個非華裔項目和海外五個分賽區,21家合作組織參與,并已接收到來自美東、美西、歐洲比利時等駐外使領館大使的賀信及視頻祝賀支持,科技創新的湖北,再次進入全球高光時刻。
主辦方介紹,本次大賽探索“項目創新+政府引導+市場主體+風投基金”一體化全鏈條項目服務,尤其注重創新創業與創投相結合, 邀請多家國內具有影響力知名資本方參與項目評審和培訓,資本方直接對潛力項目交流,力求精準對接,為海外優質技術項目發掘、轉移、合作提供專業平臺。
又訊,第六屆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同步啟動,該品牌賽事致力于面向全球尋找優質項目,并為項目落戶中國光谷提供全方位支持,多次被列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計劃”。第六屆“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以“2021年中國(武漢)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決賽”為起點,打造永不落幕的光谷創業賽事。
啟動儀式上,東湖高新區宣布,該品牌賽事將首次試點“揭榜競賽”的合作辦賽模式,即由龍頭企業根據產業發展方向提出推薦命題,對在推薦方向進行相關研究或已取得進展的項目,由龍頭企業獨立評審。對特別優質、龍頭企業重點推薦項目,可直接晉級大賽半決賽或總決賽。
“做的方案要能兼容小米現有產品和技術協議,同時可以跟其他廠商產品互通,同時還須具前瞻性,滿足未來3-5年的用戶需求。”接受媒體采訪時,“懸榜”的“出題人”---小米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為參賽者準備的賽題是”小米全屋智能解決方案”。
媒體人士觀察,這道考題需要調動的技術不少,還須對小米現行產品體系有所了解,不管參賽創業者未來選擇在小米生態鏈上進行創業,還是“自立門戶”,能憑借方案拿到業界一哥的門票,都能自證實力、前途無量。
其他“出題人”還包括華工科技,端出的考題是“光芯片設計軟件”,高德紅外準備的考題是設計一款世界微創外科領域革命性外科手術工具——醫用機器人,華為-武漢人工智能生態創新中心請參賽者嘗試“基于MindSpore開源框架的拓展和創新”,人福醫藥的考題是“地屈孕酮原料藥和制劑關鍵制備工藝探究”,文化創意類企業藝畫開天設計的題目是“利用手機攝像頭對實際物體進行掃描建模”。
“伯樂”們出題可謂用心良苦,參賽者們有沒有可能成為光谷龍頭企業的創業合伙人?社會公眾拭目以待。
本次3551大賽承續成就人才的初衷,充分利用光谷產業優勢,聯合華為、小米、人福、華工科技、藝畫開天等龍頭企業首倡“揭榜競賽”,向全球人才廣發“光谷英雄帖”,為全球創業者提供不斷展現風采的舞臺和對接資源的平臺。光谷更熱切期待與全球孵化、投資機構的合作共贏,共建海外“光谷人才驛站”,擴大光谷引才“朋友圈”,幫助人才“引進來”和“走出去”。
現場“相馬”的創投機構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本次參賽的項目成熟度較高,且與光谷區域產業契合度相當高;一旦落地光谷,即能馬上接入市場,產生產業爆發力;或將為光谷崛起為中國數字經濟重要增長極而集聚全球資智要素。
據了解,本屆大賽已邀請5位諾獎及院士團隊項目參與,分別來自美國、以色列、英國等將為國際科技交流起到積極作用,研究領域為醫學、船舶、航天等智能制造領域,成果產業化落地將助力光谷多個產業升級。
據介紹,光谷每年都將拿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5%,用于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并重點匯聚頂尖科學家、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高端服務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等五類人才。
同時,光谷正實施人才“注冊制”,推行人才評價積分制,強化人才生產、生活要素配置,打通醫療、教育、住房等多部門資源,為人才提供全方位高品質服務。還有,暢通流動用才,積極鼓勵人才在企業、高校、院所間柔性流動,鼓勵企業人員到高校學習深造,切實打通人才流動的各種障礙。
本屆3551創業大賽分為集成電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數字經濟4大產業賽道,以及北美、歐洲、亞太3大國際賽區,將評選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項目3名、二等獎項目6名、三等獎項目10名,最高100萬元大賽獎金和最高1000萬元“3551光谷人才計劃”創業人才配套資助,資金池從去年的千萬級漲至2個億。
東湖高新區組織部副部長余季生介紹,本屆大賽繼續深化與創投資本、龍頭企業、孵化機構等的合作,通過機構舉薦、投資人評選、“揭榜競賽”等模式創新,突破傳統以公共宣傳渠道為主的引才方式,建立全球化、立體化、多渠道的東湖高新區“以賽引才”網絡,同時通過與多個品牌賽事、創業平臺合作,光谷將營造“路演不斷”創業氛圍,將此次大賽辦成“創業者峰會”,共建光谷人才“協同生態”。希望比賽能夠成為匯聚天下英才到武漢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實際上,聚天下英才的中國光谷早已行非常之策、虛位以待非常之人。人才政策迭代至3.0版本的東湖高新區,具有強有力的人才政策支持及各類基金的創新創業扶持,無論從資助強度還是制度創新維度上,都超過往年。光谷正全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環境,歡迎全球高端人才及項目來此實現自身價值。
據介紹,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是由武漢市委組織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武漢市人社局、武漢市科技局、共青團武漢市委支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招才局、共青團武漢市委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承辦的國際性創業賽事。(海創聯、東新才)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