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朱凌宇)人生的第一個兒童節是一個特別的紀念,而對于2020年伴隨著疫情出生的鼠寶寶們來說,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顯得意義重大。武漢真愛婦產醫院月子中心護士長孫木英,每年都會和寶寶們一起共度兒童節。而今年的兒童節,多了一項重要的儀式,那就是給新生兒寶貝們定制并頒發了一個“勇敢寶寶”勛章,獎勵寶寶與媽媽在疫情期共度難關的勇氣和毅力。而就在前不久,孫木英被評選為“2020年度洪山區抗擊新冠肺炎優秀護士”。她是一位抗疫雙線作戰者,不僅帶領團隊完成了本醫院的母嬰照護,還帶隊承擔了武漢市唯一個滯留武漢婦幼孕嬰安置點——楚玉服務站的醫療保障工作。
疫情期間寶寶啼哭、媽媽微笑,都是戰“疫”時期溫暖而獨特的風景。而每一位媽媽和寶寶的戰“疫”經歷都是一段獨特的記憶。“我每天都會默默地祈禱,鼓勵寶寶要堅強!爸爸媽媽跟你一起闖關!”95后新手媽媽張蕾(化名),是光谷五小語文老師,尚在月子期的張蕾告訴記者,熬過孕早期嘔吐、食欲欠佳等身體不適,還有各種擔憂和焦慮。車子不能上路,又不敢坐社區的車出行,大排畸檢查一直拖到25周,才到醫院與糖耐篩查一起做。“準備好了點心,做好了一天待在醫院的心理準備,結果半個小時不到,大排畸檢查一次就過了,連醫生都夸贊寶寶超級配合,是個勇敢寶貝。”
家住雄楚大道學雅芳鄰社區的陳女士,前不久剛剛生下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回想起在武漢疫情期間的懷孕和生產經歷,她坦言如今仍心有余悸,那經歷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據介紹,武漢疫情期間,陳女士的老公在單位值守,而家里的老人又在外地老家,她只能獨自在武漢家中照顧大女兒和肚子里的孩子,整整61天。她所在的樓棟還有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這讓她懷孕期間一度十分焦慮。好在經過社區和醫院的幫助,陳慧的生產過程十分順利,并在武漢真愛婦產醫院月子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照顧,看著懷里健康的寶寶她倍感欣慰。
據了解,整個疫情期間,武漢真愛婦產醫院住院部和月子中心服務并幫助了上千對母嬰。孫木英護士長告訴記者,2020年的孕婦太不容易了,整個疫情期,婦產醫院的急診急救明顯增加;還有很多獨自待產的孕婦,老公在抗疫一線,在國外、在外省回不來,在邊防部隊值勤等等;產生不同程度抑郁的孕產婦也不少;而在我們接管的滯留武漢婦幼孕嬰安置點里,每一個家庭的求醫經歷也都讓人心疼。“疫情中出生的孩子,更有有生命力,因為他們還未出世,就和媽媽一起戰勝了最艱難的博弈。”
(孫木英護士長上門為安置點滯留武漢的寶寶做護理)
抗疫先進事跡:疫情期,武漢真愛婦產醫院全力救治孕產婦,承接了大量三甲綜合醫院無法接診的孕婦,接生量和手術量翻倍。孫木英帶領的護理團隊守護著一片母嬰凈土,自1月疫情發生以來,包括工作人員、母嬰和家屬沒發生一例疑似或確診。
2020年3月3日,武漢真愛婦產醫院受政府指派,接管洪山區滯漢婦幼孕嬰安置點——楚玉工作站的醫療保障和母嬰護理工作。安置點里大多數都是高危孕產婦,寶寶里面也有很多是早產兒以及重癥轉診病人,出院后被安置在楚玉服務站。醫療護理工作責任大、風險高。孫木英每天上門檢查健康狀況并做好查房記錄、進行護理以及對喂養、康復給予指導意見,同時開展治療以及必要時的就醫指導;電話24小時接聽待命,同時每天在新生兒媽媽微信群,進行線上溝通與解答,及時解決處理媽媽們的一些問題;還為患特殊疾病的兒童緊急尋找特殊奶粉,想辦法打通上海等地的快遞綠色通道,愛心接力給孩子們送上了救命口糧……在特殊時期,保障了這些特殊人群的安全和健康。從3月3日到4月8日,累積服務婦幼孕嬰家庭46個,特殊人群93名,提供服務近600次。安置點的工作結束后,孫木英對母嬰的關愛并沒有終止,她堅持管理微信群,每天在群里或電話里幫助大家,愛心仍在接力。
孫木英的女兒今年高考,剛好遇到這場疫情,孩子的學習和心態都受了極大影響。女兒最需要媽媽照顧的時候,孫木英每天卻在醫院和楚玉服務站開展工作。自武漢封城到4月8日解封,一直沒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