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企業資訊
易美教育|看最年輕的布朗大學華人面試官從常青藤到華爾街的十年留美歷程
2020-05-14 09:12:52   來源:劍客網

  在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站出來,做個勇敢的人。

  被方文山、陳漫、秦朔、麥肯錫高級合伙人、高盛集團董事、布朗大學前院長力薦,長居京東暢銷榜榜首的《從常青藤到華爾街》的作者,易美教育招生官顧問委員會成員。

  面對不確定時,她如何與智慧和風度同行?

易美教育招生官顧問委員會成員劉佳妮

  劉佳妮

  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學應用數學與東亞研究雙學位

  布朗大學中國峰會創始人

  畢業后擔任布朗大學校友面試官

  易美教育招生官顧問委員會高級顧問

  曾被福布斯、美國ABC電視臺、美國SupChina等美國主流媒體專題報道

  百人會杰出青年領袖、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杰出青年

  入選達沃斯杰出青年,出席瑞士達沃斯年度峰會

  曾在世界青年科技大賽中擔任中國代表隊隊長

  曾就職于麥肯錫投資咨詢部

  曾任華爾街美銀美林投資銀行部分析師

  曾代表中國參加奧地利維也納世界青年物理學家大會,獲得銅牌

  曾作為主角之一拍攝李安導演投資的國際學生紀錄片《彼岸》并獲得蒙特利爾獨立電影節獎

  之前,哈佛大學校長的一段話在網上忽然火了起來。因為我的家人在哈佛讀書,所以哈佛也將我的聯系方式列入了能夠收到重要通知郵件的名單中。疫情期間,哈佛校長給學生的每一封郵件我都第一時間看了,可是怎么也沒想到,如下這段話,會在網上盛傳:

  沒人能預知在后面幾個星期我們即將面臨的是什么,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懂得COVID-19將考驗我們在危機時刻所表現出的超越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們的任務是在這個非己所愿的復雜混沌的時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為。愿我們與智慧和風度同行。

  文字很優美,單看這一段,給所有正在抗疫的人帶來了一些溫暖,可哈佛學生以及像我這樣的學生家屬,讀完可能絲毫不覺得溫暖,因為這段文字的上面,是哈佛大學正式的通知——本科學生需要在本周周日前搬離宿舍。

  在美國留學過的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我的朋友問我,哈佛做這樣的決定,有沒有想過:

  自己國家疫情十分嚴重的國際學生,他們怎么辦?不能回國,因為回國被感染的風險很大;即使可以回國,不一定短時間內能買到回國的機票,那么他們這段時間,住在哪里?是否會流落街頭。

  雖然是少數,但是拿全額獎學金來上學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原來由校方承擔的食宿該如何解決?面對個人和家庭的經濟負擔,他們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學校已經有疫情爆發的勢頭,但很多年輕人還沒有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學校也沒有給他們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當學生開始出現一些癥狀,如果需要幫助,該去找誰?學校提出了搬離的要求,但沒有提供幫助的解決方法,接下來這些學生如果需要緊急幫助,該聯系學校的哪個部門?

  朋友說,學校沒想過這些嗎?

  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有能力雇用世界上最優秀的、專業的、具有教學規劃和統籌管理的人才。他們當然想到了這些,然而,這個學校(包括這位溫暖的校長)選擇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回家或搬離宿舍,以便躲避接下來繁瑣且很難有好結果的責任。

  在這樣特殊的時刻,學校讓學生們不再聚集當然是正確的決定,但并沒有考慮到一些非本地學生可能會面臨無處落腳的情況,更沒有為可能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解決辦法和必要的幫助……所有這些,都是管理者共同作出的決定。

  校長的話很溫暖,但在我看來,它所代表的美國昂貴且精英的大學,并沒有做出作為一個精英學府應該展現出的“超越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更離“與智慧和風度同行”有很遠的距離。

  智慧源自獨立思考

自從美國開始爆發疫情,我每天醒來,常常收到這樣的信息:

  “聽說紐約街上已經有部隊站崗,怕是槍戰要開始了?”

  接著對方便發來一個裝甲車在曼哈頓街上的視頻。

  “聽說街上的奢侈品店和銀行已經被搶了?”

  緊跟著幾張店鋪支離破碎的照片。

  雖然我在公寓里隔離,但從幾十層高的住所向下看去,還是能看到樓下的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并沒有裝甲車,行人也很少。

  恐懼不只來自這樣的視頻,還來自直播新聞中政府的態度和防疫政策執行后依然居高不下的感染者人數。這也讓我思考,在充滿恐懼與不確定的時代,究竟什么最珍貴呢?

  我想,也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穩定的情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在挫折中不斷成長的勇氣。

  那么,獨立思考的能力從何而來?當我們面對一個復雜的現象,我們如何分辨真偽?如何決定自己下一步的行為?

  首先是信息處理。當你看到信息時,是否會考慮信息從何而來?如果來自于網絡、媒體,是否可以找到本源?比如,在朋友圈看到的、《紐約時報》報道的你無法理解的新聞,是真的嗎?很簡單,上谷歌用英文搜索這則新聞,看看是否能在《紐約時報》上找到出處,然后再分析這則新聞的可信度。互聯網時代,想知道一件事的真假,完全可以自己上網找信息源頭,而不是不斷問周圍的人:“你看到×××了嗎?是真的嗎?”

  接下來,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凡事皆有邏輯,邏輯上不通,很可能就是不存在的。很多邏輯復雜的事,也可以以史為鏡,比較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類似事件,回憶事件的發展,因為歷史往往是重復的。了解過去,就能幫助我們推測未來。所以,懂歷史、講邏輯很重要,我們應該不斷學習,用各種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能在復雜的世界中,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我們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別人知道的更多、明白事實真相的時候,會做什么?

  我認為,最可貴的是能夠產生同理心。

  你開始學會換位思考,開始理解很多人的心情。比如,對于引發熱議的“留學生是否應該回國”問題,你開始明白因為留學國家的政府不作為、學校停課,一部分留學生也只有選擇回國才更加安全,他們也是無奈的受害者;你開始理解政府的強制分流復工措施;知道了病毒的傳播方式和途徑;知道了如何在經濟復蘇與保障生命安全中做平衡與選擇……

  當你明白了這些,而不僅僅是跟著社交媒體感嘆、抱怨之后,你開始對別人及其生活方式的艱辛產生同理心,發自內心地萌生出一種善良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尤其可貴,因為它建立在你對世界的清晰認知基礎上,而非在混沌世界里隨波逐流的結果。

  與此同時,你會開始學習生物醫療知識,了解傳染病,了解人類歷史上類似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進行自我保護。你在這樣特殊的時期開始有自己的成長,無論是珍惜家人、珍惜身邊美好的事物,還是能夠開始靜下心來,讀書寫字冥想,都是可貴的成長。

  疫情期間我出了一本書。

  這本書匯集了我這很“年輕”的十年對中美教育、文化、女性話題的思考,是我作為千禧一代的很多親身經歷與反思。

  生活在中美兩地,如今“有幸”疫情打全場,卻有了更多時間靜心重新思考這本書,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對過去的懷念、如今的思考與對未來的憧憬——

  無論你的未來在哪里。

  這是一本我從大學一直慢慢寫到畢業后 5年的作品集,很多文章其實我當時寫的時候很激動,也妄下了很多結論,批判了很多“偏見”,如今重讀,更多的感受是,有了“平和的心境”。我更加愿意反思,從很多表象中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并總結下來。

  本書素材完全來自我最真實的生活,我一邊努力生活、一邊跳出來認真感受。如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別處 ’,我反復努力進入一層層最有挑戰性的環境,不停反思,試著記錄我十年離家的挑戰、失敗、成功、快樂、心酸、孤獨和驚喜。

  這本書有我考上常青藤名校的經歷,有我對精英教育的思考,有作為校友招生官的經驗之談,有華爾街面試的“套路”分享,也有在頂級公司工作的光環背后的心路歷程。

  10年時間,從努力到渴望與反思,再到如今的淡定,我想把這10年的觀察和思考,一點點地,分享給你。一起思考在動蕩之下,風暴正中,我們應該如何保持獨立思考,在充滿焦慮的當下,放下很多包袱,感受到幸福。

  《從常青藤到華爾街》

  接受“混血教育”的我們,如何與時代共生。一個中國女孩的留美10年,講述光環之下的榮耀與偏見。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多元化世界,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站出來,做個勇敢的人。布朗大學前院長巴雷特·黑澤汀、麥肯錫高級合伙人彼得·沃克、靳羽西、方文山、秦朔、陳漫等多領域名人矩陣力薦。

  內容提要

  常青藤盟校是如何進行海外面試的?

  美國大學對國際學生有什么期待?有什么恐懼?

  新冠疫情爆發后,身處紐約“震中”的華人留學生,如何自處?

  這場全球大疫,我們能學到什么?

  劉佳妮,“千禧一代”中的典型代表,從一名重點公立學校的芭蕾舞特長生,考入美國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學。畢業后,接受過每周工作110小時華爾街投資銀行的歷練,也曾在麥肯錫咨詢公司旗下的投資基金努力打拼,直到創立自己的公司……從中國公立學校,到美國私立大學,從曾經渴望融入,到如今的淡定、自信與從容,她用了10年時間。

  名人推薦

  “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身在中國的人了解美國教育;也希望有一天,這本書能幫助更多的美國孩子,了解重要的中國。”

  ——巴雷特·黑澤汀 布朗大學前院長,終身教授

  ”佳妮的經歷——從接受常青藤盟校教育到華爾街咨詢和投資銀行的工作——深深扎根于美國的社會之中。這本書的特別之處,是她在這些經歷中的深度觀察和持續的好奇心。任何對這個世界兩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國家感興趣的人都會發現,這本書真的很值得一讀。“

  ——彼得·沃克 麥肯錫高級合伙人

  ”佳妮雖然年紀小,但是有很強的做大事、做對事、做好事的熱情,尤其是在中美教育與文化交流方面。作為千禧一代,佳妮努力用年輕人的方式,熱情地講述自己作為“文化橋梁”的故事。我很喜歡她。“

  ——靳羽西 羽西化妝品創始人

  “對時尚,她有自己的主張、品位以及態度;對文字,她有采訪、編輯和撰寫的能力。劉佳妮同學,畢業于常青藤名校,在紐約這個國際大都會的金融圈里有一席之地,而這真的真的很不容易。一位來自中國的東方女孩,在以白人男性為主的華爾街,闖出一個你不得不讀的世界。”

  ——方文山 作詞人

  “我在紐約認識了佳妮,看到了一個女孩到女人的成長不再局限于空間和時間。從古代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經歷鑄就了新女性的格局。她們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才能具有理解的能力,才能更懂得愛和如何去愛。愿更多的女孩、女人通過這本書去看到女性成長的一種方式,更勇敢、更輕柔地帶給世界更多的理解和愛。”

  ——陳 漫 攝影師

  “本書展現的不僅是一個優秀的中國女孩在美國讀書、工作的成長與觀察,更是一段由此及彼,又由彼及此的心靈記錄。”

  ——秦 朔 《第一財經日報》前總編輯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欧洲在线另类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尤物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