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談起他的作品,想必繞不過那句“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作為一名詩人這是他的成功也是他的失敗,這句話已成為音樂評論區(qū)不可或缺的評論,從他某篇文章上記載了一個故事,
“那一年他帶她將從你全世界路過看過兩遍,相擁于湘江岸畔的月光下,手剝石門桔子喂她,之后他很自私,她哭了三次選擇分手,此后未相見,后來有一次想看看他的故鄉(xiāng),他從江西到鳳凰,從鳳凰到張家界,從漢壽到她的家鄉(xiāng),他滿臉疲倦,在石門小旅館睡了三天,看山看寺看水看風(fēng)情,晚上無意聽到她的分手快樂,寫下了這一句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他以作家自稱,相比作家這一稱呼,感覺詩人更適合于他,或許他除了初聞不識曲中意這一句外,拿不出驚艷的詩句,并不妨礙他的寫作,讀者問他寫作的目的,呂冠是這樣的答道:“古時的情詩未曾提你,當(dāng)代的情書配不上你,這就是我寫作的唯一目的”,從讀者的視角來看,他特別狂,似瘋癲狂,他的讀書寫道:“我想看書的時候,一般都是自己提筆寫”。
除了文風(fēng)的狂,也會感嘆青春易逝,或是那個她不再回來。 未曾讀他的故事,讀者卻看到自己的影子,“踏歲月,人而立,日頭常負(fù)我意,一經(jīng)去,年少所愿總成不堪語”,人總會老去,那些感情也會淡忘,你我都有他在隨筆所寫的“冬夜寒雨,冬風(fēng)撲人,街頭情侶,都似你”,當(dāng)一個人在夕陽下發(fā)呆時,他說“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眼之所看,皆是遺憾”(中國詩歌網(wǎng))。
最近抖音一篇他在2017年所寫的《遠(yuǎn)方》火了,聽聞遠(yuǎn)方有你,動身跋涉千里,我吹過你吹過的風(fēng),這算不算相擁,我走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我還是喜歡你,認(rèn)真且慫,從一而終。但是他所寫的情書,在他心里的她都是一無是處,他說我可能感動讀者,永遠(yuǎn)感動不了她和自己,所以一直在寫,寫到她看見為止。
她的情書 呂冠
她住的樓筑古舊,
夕陽課鈴行人
臉上常泛幾分光暈。
赤心的少年,
蹩腳的話,遮掩的心。
奔過一街三巷。
隨手作陋的信:
柳眉皓齒眸深凝,
夜鶯星光垂柳青。
如今快,
時間太快不顧星辰,
街心太美無意書信。她住的樓筑古舊,
年少
當(dāng)時年少, 曾繞此城一圈, 雖攜手卻心不在焉。 當(dāng)時年少, 才思敏捷情話綿綿, 都予他人, 未曾將你留于文間。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