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來臨,我們見識了病毒肆虐的殘酷:千萬級人口的大武漢被迫封城,商業活動及工業生產幾乎停擺,損失巨大;災難面前,也總有逆行者為這個社會、為我們遮風擋雨:他們有從四面八方齊聚武漢的白衣天使,也有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警察、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建筑工人、快遞小哥、環衛工人,還有眾多為抗疫積極行動的參與者。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截止至2月24日,全國各地已向湖北派出3萬余名醫護人員。疫情緊張,人員陡增,來自各地的醫療隊也是相當艱苦,在酒店賓館換洗的衣物、布草的處理問題對武漢洗滌行業是一個艱巨挑戰。武漢洗染業協會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武漢洗滌企業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三,一是運營成本高,熱電廠未復工,無法供蒸汽,企業只能轉用天然氣;二是人手缺乏,工資漲了3-4倍也很難找到工人;最后是缺乏工人的防護服、口罩等物資。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艱巨挑戰,作為國內公共衛生基礎服務的引領者,宿邦在武漢青山、陽邏、黃陂三地的三個中央洗滌工廠選擇堅守崗位履行自己的職責,服務于依然運行的各類酒店、公寓、養老院、機場、餐廳等,為他們提供高品質的公共紡織品洗滌服務,盡己所能為疫情中的武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面升級消毒防護等級,確保干凈衛生無污染。用戶、車輛、倉庫、工廠多區域多點位的13處全方位消殺,洗滌過程中使用國際頂尖化料并確保足夠時長的高溫消毒,確保有效滅菌殺毒;白度、PH檢測、微生物檢測等6重檢測,確保出廠紡織品干凈衛生。規范全流程操作程序,司機、收發、工人、管理者等一律嚴格穿戴醫療級防護裝備,做到全流程的人員無接觸處理,避免二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運用IOT、大數據等技術加快紡織品租賃模式在疫情期間的應用,實現科技抗疫。在每一件紡織品中都裝入芯片,配合全流程、多點位中配備的傳感器、移動終端等物聯網設備,實現紡織品流轉全過程的在線化、數據化及可視化,有效監督程序化、規范化、無接觸化的全面實現。在線收集及通過算法推導出的用戶數、床位數、洗滌量、區域分布、車輛信息、用戶、住客數等,實時共享給政府相關部門及公共衛生應急部門,配合利用大數據科學抗疫。
宿邦控股,成立于2015年,專注公共洗滌領域,在北京、重慶、武漢、石家莊、廈門等多個城市布局有3個洗滌產業園(其中之一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洗滌產業園,位于河北承德興隆縣,服務北京)、12個中央洗滌工廠、近30條全自動化洗滌線,是目前國內布局范圍最廣、園區數量最多、上線全自動洗滌線最多、產能最大的公共衛生基礎服務領域的龍頭企業。為抓住武漢市快速發展的歷史契機,宿邦從2018年開始進入武漢市場,先后在青山、黃陂、陽邏三地布局有3個中央洗滌工廠、規劃6條全自動化洗滌線/已上線3條、1個洗滌產業園,成為武漢市公共洗滌領域的領跑者。憑借在人才、數字化系統、供應鏈、管理等維度上積累的深厚行業優勢,宿邦在武漢市場不斷摸索、積極創新。
利用綠色技術,引領綠色洗滌,高效運用智能智造,節能回收、污水循環處理、新能源等綠色環保技術,省電20%、省氣30%、省人60%、省水80%。以目前宿邦在武漢已經上線的三條全自動化洗滌線為例,每年可以節省用水超50萬噸、節省用電40萬度、節省用氣1萬噸,引領行業從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洗滌走向節能環保的綠色洗滌、綠色生態。
打造智慧洗滌,助力智慧城市,充分利用宿邦深厚的行業積淀及知識儲備,賦能線下洗滌工廠,優化洗滌工藝、提高洗滌品質,并與全球互聯網巨頭深度合作,基于IOT、AI、大數據等技術,采用虛擬云部署、彈性計算的方式,通過微服務平臺架構模式搭建靈活前臺、組件中臺、穩定后臺,實現公共洗滌交易、交互、交付等全價值供應鏈的數字化、在線化及智能化。嚴格監督落實紡織品洗滌流轉全過程的“無接觸化”規范,控制公共衛生風險;配合政府共同建強用好疫情防控大數據系統,有效防控疫情;實現洗滌全價值鏈中產生的消費、商業、工業、醫療等各類數據的實時共建、共享、共用,有效協助城市進行公共衛生管理、疫情防控、環保監測、輿情評估及社會治理等,全面助力武漢成為全球智慧城市標桿。
面向未來,宿邦集團CEO游欣表示,將新上線2條全自動化洗滌線拓展醫療洗滌,提供標準化、規范化的醫療洗滌服務,滿足武漢市醫療洗滌市場床位需求的同時,亦為未來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儲備戰略性公共衛生服務供應能力;同時,線上線下結合,聯合互聯網巨頭打造全球首個城市級綠色公共洗滌智慧平臺,賦能線下洗滌工廠,規范洗滌程序、優化洗滌工藝、促進節能降耗、提高洗滌品質并實現紡織品流轉全流程的數字化、在線化與可視化,為武漢市近30000家酒店、醫院、養老院、學校、政府、工廠、鐵路、航空、餐廳等B端用戶及近2億人次的終端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洗滌服務。
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工作,各條戰線攜手合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全面的支持,我們才能打贏這場仗。科技、病毒或許都是冰冷的,但是運用科技、戰勝病毒的我們卻是澎湃且火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