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趙繼成 | 深氫商業
2003年非典時期,中國互聯網才剛剛起步。17年后,病毒又一次來襲,把人們“圈”在屋內,但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讓企業、行業、社會運轉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這次科技的高度參與,讓疫情防控有了質的飛躍,也推紅了一個詞“無接觸”。無接觸配送蔬菜,無接觸線上教學,無接觸在線義診,無接觸云音樂節,無接觸云銷售,無接觸線上賣房……
圍繞無接觸,各行各業正在形成技術解決方案和新的商業生態,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紅外感知、無人機等都發揮了重要價值。不過,疫情防控仍然高于一切。
無接觸在抗疫一線也顯得尤為重要,武漢更是重中之重。但封城之后,醫療資源緊張,防疫物資匱乏,武漢市民處于居家隔離,如何實現無接觸診療、遠程監測,是道急需破解的難題。
在關鍵時刻,很多醫療健康科技企業彰顯愛心、實力與擔當,這其中就包含深耕健康管理行業的妙健康。疫情爆發后,妙健康聯合旗下子公司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國),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科技賦能+物資運送多種方式,增援武漢人民抗疫,用科技持續為防控賦能。
01 線上+線下
以武漢為中心的這場新冠疫情,中央目前給的定調是,“建國以來的一場非常戰疫,病毒來勢之洶、疫情傳播之烈、范圍擴散之廣、全社會所面臨的挑戰之大,堪稱前所未有。”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是醫院內的隔離防控任務艱巨,針對更多人群的居家場景,該如何實現有效防控?健康科技是妙健康擅長的領域,促使其在第一時間瞄準居家場景進行緊急籌備。
在線上,妙健康率先攜手“健康武漢”平臺發起了“萬份居家檢測包,助力疫情攻堅戰”公益活動,免費為武漢居民發放精心挑選的智能血氧儀、體溫計,能夠實現身體指標的數據傳輸和遠程監測,同時在線上提供大規模醫療及健康服務,幫助在家隔離的疫區居民自檢自測,遠程問診,盡可能避免就診接觸,方便快速排查、追溯異常變化,利于及早發現和控制病情。
據了解,“健康武漢”App是武漢市衛健委主導,唯一官方認證的公眾移動醫療與健康服務平臺。妙健康作為健康管理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旗下“妙+”物聯網健康數據平臺打通數據連接,使“健康武漢”具備了居家自測和遠程監控的能力,也在戰疫中發揮出作用。
在線下,面對武漢封城,物流受阻,為了讓這批防疫物資能順利送到武漢居民手中,釋放出真正的作用,妙健康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集結了多方的力量。
北京赴武漢醫療隊代表妙健康向漢陽醫院捐獻物資。
比如,妙健康經過多方聯系,委托北京赴武漢支援的醫療隊,以“人肉”的方式將一批智能物資帶到最前線,線上遠程去提供必要的支持給最需要幫助的患者。同時,妙健康還通過EMS綠色捐贈通道將物資運往湖北,由當地防疫指揮部直接發放給社區在家隔離的居民。
據報道,妙健康援助的居家智能檢測包“兵分三路”進入武漢,全部用在了防疫戰場上。隔離居民以及疫情密切接觸者們收到后,更好地掌握了自身的健康狀況,并通過線上醫生指導和遠程數據監測得到幫助。同時,借助妙健康提供的設備,社區對居民進行全面有效、分類分流的排查,引導合理就診,減少盲目到醫院檢查的人群數量,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武漢市漢陽區應急管理局給妙健康的感謝信。
02 愛心、實力與擔當
美國風險管理理論學者塔勒布說,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科技成為抗擊災難的一股重要力量,企業彰顯了自己的愛心、實力與擔當,這也是我們在疫情當中收獲和見證的一筆寶貴財富。
在疫情發生后,妙健康在第一時間聯系多方資源,篩選調配出最適合院外篩查的智能設備,通過醫療隊、社區等渠道,多路并進輸送物資,保障救援物資的及時到位,而前線的認可就是企業的原動力。
妙健康成立于2015年,是國內健康管理領域的代表企業之一,數字化、智能化是其健康管理服務的核心方向。多年來能力的持續積累,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的不斷突破,在這次“硬核抗疫”的背后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于前面提到的“妙+”物聯網大數據平臺,以及打造多年的健康風險評估(H平臺)和智能健康干預(M平臺)等底層能力,妙健康推出了“AI健康管理師”賦能行業,以國內最大的NLP健康知識圖譜、健康醫療大數據等能力形成壁壘,釋放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硬核勢能。
還有一個新聞值得關注。不久前,妙健康聯合阿里云達摩院、清華大學舉辦抗疫“公益AI之星”大賽,希望通過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PK,為打造新冠肺炎疫情智能問答系統提升準確率。同時,妙健康與清華打造的新冠肺炎健康知識圖譜已經在openKG開放。
這表明,妙健康仍在聯合多方提升自身實力,持續深耕技術,為未來抗擊疫情提前備戰。從整個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不斷地復盤,總結,查漏補缺,才能提升下一次面對疫情的能力。
03 讓科技為“健康中國”保駕護航
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只有一場危機才會帶來真正的變化。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問題暴露了出來,比如公民的健康衛生習慣不足,濫食野生動物,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缺乏,疾病預防應急控制體系仍然需要改善,醫護戰備物資儲備不足,公民日常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薄弱等等。更為突出的是,科技與醫療健康的結合需要重視。
疫情終將會過去,但我們的反思不能停止,尤其是要痛定思痛,共同推進“健康中國”落地,生根,這個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
在國家層面,我們制定有《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強調了推動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國家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從政府、研究機構、社會組織、企業到公民全方位的努力,這也是一場人民戰爭。這其中,企業所能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
這對妙健康來說,既是一種機會,也是一種期待。
2018年以來,妙健康與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在國內開設合資公司,嘗試打通線上-線下,形成全覆蓋、多元數據連接、全面科學可量化的健康管理體系。當前,二者正在攜手政府、地產、醫院等合作伙伴,在線下持續落地健康管理中心,為行業提供AI +健康的科技賦能范本。
成立五年來,妙健康已經完善了“健醫藥保”全鏈條布局,將其前沿信息技術與成熟運營經驗,向政府、保險領域、手機廠商等機構全面開放,用科技提升醫療系統運轉效率;通過線上線下嚴絲合縫的組合,全方位賦能大健康產業升級,為人們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
在這次抗疫中,居家檢測+遠程監控的無接觸模式,已經被驗證對抗擊疫情非常重要,未來技術如何提升,如何大面積落地,仍是需要突破的重點。疫情過后,這種做法將進一步深入人心,科技賦能健康模式不斷升級,前沿高新技術與醫療健康行業的不斷結合是大勢所趨。
病毒永遠不會在地球上徹底消失,但在一群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強大的科技支持,隨時監控自身健康的公民面前,其破壞力無疑會被最大化壓制。我們也期待著那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