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薄荷葉原型竟然是檳榔
2020-02-21 15:07:44
來源:劍客網

喜好古裝劇的朋友們知道,2019不可繞過的一部大劇就是由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長安十二時辰》了,這部馬親王真實考究歷史細節的基礎上架空的懸疑大劇,以其出色的故事結構與瑰麗的場景與習俗復原,為大家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盛唐盛景。
其中讓大家興趣濃厚的不是壯麗的城池,反而是火晶柿子、水盆羊肉、胡餅等等各類美食,這讓西安美食再次牽動了廣大吃貨的口水。而其中張小敬與崔器等老兵經常喜歡咀嚼的薄荷葉卻讓許多吃貨不解,不敢肯定是否真有這類“古代口香糖”?難道古代人真喜歡嚼薄荷葉嗎?
于是真有人就這個問題咨詢了馬伯庸,馬伯庸的回復則讓人哭笑不得:“那是我瞎編的。”原來,他想寫嚼檳榔,但是一轉念這個東西貌似一直沒有傳入中原,就編了個嚼薄荷葉吧……
不過這里確實馬親王疏忽了,其實檳榔進入中國的時間相當早,早在秦朝就有了關于檳榔的記載,南北朝時期劉裕手下重臣劉穆之就是檳榔的喜好者,更有其關于一斛薦檳榔的趣事記載于《南宋·劉穆之傳》中,由當時的習氣可以推導出,檳榔在古代是貴族消食祛濕用的,是較為普遍的零食,如此看來,在唐朝出現檳榔的情景其實并不突兀,而檳榔這種食物更加契合大唐行伍男兒的豪邁之氣,并且《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和崔器,這種有一定身份又經常與貴族打交道的人,把嚼檳榔當成消遣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說,在唐代嚼檳榔,不“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