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州網站>社會新聞
斬斷伸向作廢發票違法的“手”
2018-01-21 10:28:37   來源:今日湖北網

荊州市國稅稽查局嚴管作廢發票成績斐然

  今日湖北網訊(通訊員周淳 袁科 楊遠慧)荊州市國稅稽查局在對換版作廢發票進行篩選時,發現兩家企業私自轉讓發票的行為,依法對其進行查處。查補增值稅款21.4萬元,涉稅罰款10.7萬元,繳納滯納金1.46萬元,并對其非法轉讓發票行為處以60萬元罰款,沒收非法轉讓所得6萬元,共計入庫稅款、罰款及滯納金99.56萬元。

  火眼金睛識“貓膩”,內查外調找“癥結”

  石首市兩家免征增值稅糧油種植公司登記注冊類型均為集體企業,經營范圍皆是組織本社成員開展糧油作物種植、銷售業務;為本社成員提供糧油作物種植的技術、農業生產資料及相關市場信息服務。且均享受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的增值稅免稅政策及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選案人員在征管系統調取基礎資料,進行涉稅信息分析時發現,這兩家企業在2015年度發票換版期間開具了即將作廢的發票分別是23份、22份,發票存根聯與記賬聯均顯示發票接受單位為湖南長沙某糧油貿易公司。看著這些信息,選案人員心中疑惑盡生:這兩家企業為何會在短時間內對同一家糧油公司如此頻繁的銷售農副產品?又為何開具了多份發票,發票開具金額卻比之前開具的平均數要少很多?且在換版作廢期間,這兩家企業并無作廢發票的信息,是巧合還是有“貓膩”?帶著這些困惑,選案人員迅速將其立案并將相關意見傳遞給檢查人員。

  帶著疑惑檢查組人員對兩家企業法人騰某、劉某進行了約談。經兩人陳述,他們只是名義上的法人,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并不清楚,因為這兩家企業的實際經營人都是趙某。其后,檢查組人員對趙某進行了稅務約談。約談中趙某承認自己為實際經營人,并陳述兩家企業整體經營模式、經營范圍以及銷售單位都大體一致。趙某對兩家企業分別開具的23份、22份發票共45份發票表示發票使用正常,由于實際業務需求,已將產品銷往開具單位湖南長沙某糧油貿易公司。檢查人員要求企業法人和趙某提供發票信息及銷售合同,他們都以財務管理不規范、賬目不全為由,拒不提供相關資料。約談后,檢查人員疑惑未消,而面對極不配合的趙某又無從下手,這也使得對案件的檢查陷入困境。報經領導批準,檢查組奔赴湖南進行調查取證,收集涉稅信息,細心查找“癥結”所在。

  細針密縷梳“疑點”,賬實結合巧分析

  檢查人員到發票顯示的購貨單位湖南長沙某公司進行取證,其法人言辭閃爍,稱對此發票顯示的購貨行為記不清楚,且因為雙方業務合作頻繁,并不是每筆業務都簽署了合同,故而無法提供合同的相關信息。至于發票信息只能說企業沒有將此入賬,對此事不了解,無法提供相關發票聯信息。檢查組的長沙之行,收獲甚微,大家對此結果極不滿意,總覺得這45份發票潛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于是,檢查人員對這兩家企業的實際經營人趙某進行了第二次約談,趙某在約談中稱不知情,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長沙某公司未將發票入賬。案件陷入僵局,檢查人員只好將目光轉移到日常賬戶及涉稅信息上。在對這兩家企業的銀行賬戶進行檢查中發現,山西某糧貿公司于2015年7月至11月期間,分別向兩個企業的對公銀行賬號打款1.3億元和0.8億元,且均在入賬后的第二天,又轉款至第三方與兩家企業無任何業務往來的企業賬上。A企業2015年申報免稅收入1300余萬元,B企業2015年申報免稅收入5000余萬元,通過信息比對,兩家企業實際經營狀況應達不到上述銀行打款的交易規模。經詢問,企業解釋是朋友借用自己的賬戶過一下賬,并不存在實際的交易行為。湖南公司發票不入賬,山西公司沒有業務往來而有資金往來。整個案件撲朔迷離,檢查人員更加迷惑。為了尋找突破口,檢查人員召開了案情分析會,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要撥開“迷霧”只剩一條路,即到山西某糧貿公司核實資金流向的情況。經領導批準,檢查人員不辭辛苦,千里奔赴山西,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賬簿憑證被截獲,撥開迷霧現真相

  通過對山西某糧貿公司進行調查取證,檢查人員終于發現了失蹤已久的發票聯——兩家企業在2015年7月至11月開具的發票,發票聯號碼與此前檢查人員發現的存根聯號碼一致,共計45份,開具金額分別達到2.1億、2.01億元,數額巨大且與A、B兩家企業存根聯和報賬聯數據不同。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在大量事實證據面前,檢查人員采取攻心戰術,一方面對其進行政策宣傳,另一方面講明利害關系,終于趙某不再狡辯,對檢查人員承認:在2015年年初,他聽說通用機打普通發票即將改版作廢的消息后,于是分別將A企業、B企業庫存的已加蓋企業發票專用章的23份、22份通用機打普通發票的發票聯轉讓給了生意上的伙伴王某。因王某長期為山西某糧貿公司購買原材料,很難取得合法的票據,故而多次向趙某提出生意難做、賬難結算等困惑。趙某以為普通發票可以隨意的開具不會有大問題,以幫朋友的心態將發票聯非法轉讓。隨后,王某于2015年7月至11月以A企業、B企業的名義將該批發票聯開具給山西某糧貿公司。同時,為了增加該業務的真實性,還借用了兩家企業的銀行賬號,虛構了銀行業務往來記錄。事后,王某向趙某共支付了好處費6萬元。

  一查到底追責任,沒收所得加處罰

  檢查人員在對A企業、B企業發票進行檢查的同時,還對其日常納稅情況做了取證,發現兩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均存在收購部分非合作社成員農產品,分別收購農產品金額為346.67萬元(不含稅收入,A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94.9萬元(不含稅收入,B企業為一般納稅人),應分別補繳增值稅10.4萬元、11萬元。A企業、B企業將自己領用的普通發票發票聯非法轉讓給他人,并收取好處費,責令沒收兩家企業非法所得,同時對兩個企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法》有關規定,非法轉讓普通發票的行為,結合《湖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試行)》的有關規定,對兩家企業進行了處罰。

  針對這兩家企業的私自轉讓發票的行為,我局態度明確堅決一查到底,嚴厲懲戒,依法對其進行處理處罰。查補增值稅款21.4萬元,涉稅罰款10.7萬元,繳納滯納金1.46萬元,并對其非法轉讓發票行為處以60萬元罰款,沒收非法轉讓所得6萬元,共計入庫稅款、罰款及滯納金99.56萬元。我局將案情告知山西某稅務局,山西某稅務局對山西某糧貿公司進行處理處罰,共計補繳稅款及罰款1500余萬元,未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查防并舉細甄別,全面監督嚴控管

  我局在此次案件的破獲中,一是選案人員敏銳的發現了異常信息,通過異常信息的比對和分析,及時將其鎖定并傳遞給檢查人員。二是檢查人員具有的高度責任感和較強的業務能力。該案中,盡管該公司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應付檢查的各種準備,制定了周詳的應對方案”,但終究沒有瞞過檢查人員的“火眼金睛”。三是強化聯動和爭取支持是贏得勝利的保障。此案的查處得到兄弟單位的鼎立支持,加強了與征管部門的聯動。

  通過對此涉稅案件的檢查,我局還結合實際工作形成了一套常規化、動態化的作廢發票管理模式,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規范使用并與稅源管理單位分享經驗,加以推廣,并提出完善監管的具體意見,建立發票管理長效機制,做到管查互動,雙管齊下,有效防范發票違章違法行為,堅決斬斷伸向作廢發票違法的“手”。防控發票涉稅風險,也為我局推行“一局一品牌”創新項目打好前鋒。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中文字幕97在线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大秀视频 | 正在播放女人与久久品99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色另类 | 中文字幕欧美爱亚洲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