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師傅,我們家電表顯示400多度,我家還在裝修,怎么這么多,電表是不是壞了。”
“電表后面有兩位小數點,您是不是看錯了。”
“我把后面的兩位小數點也看了,是400多度。”
“這個數字是以前用電和現在用電一起的,電表是從您搬進來那天算起的。”
“哦!明白了,再有什么問題就麻煩你了。”
“好的。”
8月25日上午9點半,記者跟隨供電公司陳師傅來到和合國際城,小區3個出入口和每個單元門口都貼著供電網格化服務公示牌,上面有陳師傅的聯系方式和電費繳費方式等信息。剛走到南門,就有小區居民詢問陳師傅關于電表數據的問題。陳師傅剛回答完,微信上就收到一位由于自己不在家,請陳師傅幫忙交電費的業主發來的信息和300元紅包。15分鐘內,就有3位業主通過微信、電話聯系陳師傅解決用電、繳費問題。
“公示牌是上個星期全部貼完的,截至現在,有180多位業主加了我微信,還拉我進了他們業主QQ群,在群里我公告了我是供電公司的網格員,他們有關于用電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問我。他們也覺得這樣挺方便的”陳師傅說。
陳師傅原來的崗位叫抄表員,負責每月對所管的片區用電的記錄和收費。為了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用電客戶多元化的需求,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今年8月份,在智能電表的全市基本覆蓋后,我市供電公司將城區、鄉鎮共377名抄表員轉型為網格員,并在所管片區各安置了30塊印有網格員聯系方式的供電網格化服務公示牌,并確保每塊電表上都有該區網格員聯系方式,并放置了許多相關宣傳牌在各個供電營業廳內。供電公司希望市民迅速看到這些宣傳信息,能在短時間了解這種創新細致的“網格化”服務。
“這上面的繳費方式是很方便的。”黃金小區內一居民笑著說。
“要是家里不知道為什么停電了,打這上面電話就可以了嗎?不接怎么辦。”長虹路青青家園社區內一位爹爹問。
“打網格員電話不接,它會自動轉接到網格員所屬的供電所的電話,要是還沒人接,還可以打這上面的監督電話,監督電話是供電公司客服中心24小時有專人值班的電話。如果您開通了免費短信通知功能,它會在您每次打這上面電話后發短信您,告訴您問題沒解決的情況下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反應問題。用戶在撥打這些電話同時都會聽到供電公司統一的業務信息鈴聲。”陳師傅指著公示牌講解。
隨后,記者在沔陽大道和何李路沿街的巷口都貼有供電網格化服務公示牌,雖然大多數市民表示只是看見過這個公示牌還不太了解,但對這一舉措都很有好感,覺得很方便。“以后找的到人了,不怕電出問題了,哈哈,這不像是我們的“電管家”了嗎?”何李路上一位奶奶笑瞇瞇地感嘆。
據了解,公布停電信息、解決故障問題、收集用電反饋、督辦電費繳納都是網格員的主要工作。我市供電公司的客服中心、檢修班、網格員都24小時開機待命,確保隨時隨地提供服務,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用行動詮釋國網電力公司“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