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衛生計生委、省扶貧辦等15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湖北省健康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首次提出縣域內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
該《意見》明確提出,我省凡建檔立卡的貧困患者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入院時可不用先行墊付診療費,只需出院時到醫院綜合服務窗口一次性支付自負醫療費用,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
據國家建檔立卡調查統計,我省因病致貧總人數為189.6萬人,占全省59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32%以上;其中患病總人數為73.3萬人,占因病致貧總人口38.66%。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就醫“小病拖、大病扛”問題,此次出臺全省農村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后付費”政策,意在推動貧困人口有病及時看、保障大病有效救治。
《意見》稱,今后還將研究探索市域和省域內農村貧困人口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
為貧困百姓“拔病根”
——解讀省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意見
省扶貧辦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比例超過30%。健康扶貧成為精準扶貧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昨日,全省健康扶貧工作會議上,省衛計委等15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湖北省健康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引人關注。
解讀文件關鍵詞,未來3年,健康扶貧湖北路徑明晰: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拔除百姓貧困病根,不讓一名群眾因健康原因在全面小康進程中掉隊。
關鍵詞:兜底保障
——確保“看得起病”
《意見》指出,讓貧困人群看得起病,這是健康扶貧工作的底線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發揮政府的兜底保障作用,銜接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對農村貧困人口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是關鍵。”省扶貧辦負責人說。
今后3年,全省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三項制度將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覆蓋。財政部門對于農村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的個人繳費部分,要按規定落實相應補貼;人社部門對醫保新增籌資部分用于大病保險,要加大支持力度;民政部門要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
通過落實三個“全覆蓋”,可進一步完善兜底保障機制,提高救助水平,確保農村貧困人口能夠享受基本醫療保障,堅決防止農村貧困群眾因醫療費用問題得不到及時醫治的情況發生。
關鍵詞:資源傾斜
——確保“看得上病”
《意見》提出,建強體系,育好人才,增強能力,讓農村貧困人口能夠就近獲得安全有效、方便價廉、及時便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力爭到2019年貧困地區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今年起,我省將開展貧困地區基層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貧困人口健康“守門人”制度,確保貧困人群“看得上病”。省衛計委負責人介紹,十三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已將武陵山、秦巴山、大別山、幕阜山列為省內醫療衛生中心,優先將這些地區的新增衛生資源納入國家和省項目庫,對貧困地區縣醫院重點專科、鄉鎮衛生院特色科室建設給予傾斜。“此項工程在優化資源、投入傾斜、人才優先、對口支援上,給予貧困地區期盼已久的‘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幫扶。
10月,對口支援已先期啟動。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省人民醫院等18家省內三級醫院與37個貧困縣人民醫院簽約結對,采取組團式幫扶,向被幫扶醫院派駐1名院長或副院長及相關醫務人員進行蹲點幫扶,采取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管理指導等多種方式,提高被幫扶醫院的醫療、教育、管理水平。
關鍵詞:分類救治
——確保“看得好病”
今年6月,省衛計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調查,初步建立了相關數據庫。
省衛計委負責人介紹,明年起,各地要在每年2月底前完成數據信息復核和更新。“目的是在建檔立卡數據基礎上,進一步核準因病致貧、返貧家庭情況,把致貧的病種找出來,一戶建立一個檔案,開始進行分類救治。”《意見》指出了分類救治原則:能一次性治愈的,組織專家集中力量實施治療;需要住院維持治療的,由就近具備能力的醫療機構實施治療;需要長期治療和康復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上級醫療機構指導下實施治療和康復管理。
今年起,省衛計委將選擇疾病負擔較重、社會影響較大、療效確切的大病進行集中救治,制訂診療方案,明確臨床路徑,控制治療費用,減輕貧困大病患者費用負擔。“全省‘光明工程’將首先實施,救治農村貧困白內障患者,救治費用通過現行醫保制度等渠道解決,鼓勵慈善組織參與。”
關鍵詞:預防保健
——力爭“少生病”
“在貧困地區創造條件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他們營造少生病的環境,需要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省衛計委負責人表示。《意見》指出,從加大重點疾病防控、加大婦幼衛生保障、加強愛國衛生運動三方面著手,將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減輕或消除傳染病、地方病危害,切實改善貧困地區人居環境和衛生狀況,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健康水平。
據統計,我省建檔立卡因病致貧人口中,患有長期慢性病人口占四分之一以上。今后3年的健康扶貧,我省將突出慢性病防治,開展重點惡性腫瘤篩查,加強精神疾病預防和心理干預,支持貧困地區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免費藥物治療等,實現預防與治療并舉、預防優先,降低群眾患病特別是患大病的幾率。同時,還將擴大農村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等常見病免費篩查覆蓋面,確保到2019年貧困地區農村適齡婦女常見病檢查率達到90%以上;全面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開展貧困地區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龍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