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頭條新聞
湖北大力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行動方案實施
2025-05-12 09:57:47   來源:湖北日報

5月9日,我省舉行“抓創業促就業”系列行動之大規模推進外出人員返鄉創業行動發布會。

發布會上,金融機構現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我省新增返鄉創業人數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近三年分別為6萬、6.6萬、6.86萬,年均增長6.9%,年均帶動20萬人就近就地就業。今年截至4月底,我省新增返鄉創業3.2萬人,同比增加20.9%。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工作。自2018年起創樹“我興楚鄉·創在湖北”返鄉創業品牌,積極構建“宣傳、培訓、政策、平臺、服務”聯動的返鄉創業支撐體系,以回鄉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助增收。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大力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行動方案,從構建返鄉創業數據庫、拓展多樣化返鄉創業領域、搭建返鄉創業平臺載體、暢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渠道、提升創業人員能力素質、落實返鄉創業支持政策等六個方面全面施力,統籌解決創業者所需要的“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問題,以更加務實創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經濟轉型發展構筑堅實微觀基礎。

在濃濃鄉情的感召下,荊楚大地返鄉創業熱潮持續涌動。

省農業農村廳

構建“五創聯動”支撐體系

營造“敢創業、創成業、帶就業”良好氛圍

返鄉創業是落實中央“穩增長、防風險、保民生”的重要舉措,是中西部地區擴大投資的重要來源、促進消費的重要支撐、解決就業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省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發揮創業倍增效應;以鄉情為紐帶,大力推進返鄉創業。

經統計,目前我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62.79萬人,其中省外就業483.08萬人,大量外出務工人員形成了“蘄春艾灸師”“監利面點師”“殷祖古建師”等特色勞務品牌,是穩就業、擴就業的重要力量。今年春節期間,430萬返鄉過節人員中,38.52萬人有留鄉意愿,占比9%,其中4.7萬人有創業意愿、同比增54.61%。同時每年湖北籍大學畢業生30萬左右,退役軍人1.7萬人。

從“雁南飛”到“鳳還巢”,是政策紅利、產業配套與情感紐帶的多重驅動。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蔡黨明介紹:“此次印發的《大力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工作方案》,圍繞宣傳發動、項目推介、園區承接、綜合服務、考核評價、表彰激勵等工作,提出21條具體措施,構建創業宣傳、創業培訓、創業政策、創業平臺、創業服務五創聯動的支撐體系,旨在推動更多外出人員帶著技術、鄉情與夢想返回家鄉、創業興業,為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構筑堅實的微觀基礎,形成創業帶就業、就業促增收、增收強縣域的良性循環。”

一、建立“兩庫一包”,對接返鄉主體。面向1300多萬外出務工人員,以480多萬省外務工人員為重點,建立返鄉人員信息庫、創業項目庫,完善產業政策及配套措施,確保精準施策。

二、拓展“六大領域”,打造創業場景。以省級重點項目為支撐,以促進產業轉移升級、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社會化服務、培育農村電商、發展勞務品牌等多種方式,打造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場景,激發返鄉創業活力。

三、搭建“三類載體”,優化創業空間。通過搭建實體園區(基地、街區)、數字平臺和創業企業生態圈三類創業載體,為返鄉人員提供豐富的創業平臺和機遇。

四、暢通“三個渠道”,強化鄉情感召。開展“我興楚鄉·創在湖北”推介活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設立返鄉聯絡站,建立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打通創業資源與人才返鄉的“最后一公里”。

五、實施“三項賦能”,提升創業能力。分層分類開展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雙層培訓,推行“導師制”,建立雙創實踐基地,全周期跟蹤服務,提升創業成功率。

六、強化“三重保障”,增強返鄉信心。針對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對返鄉創業存在怕資金難籌措、用地難落實、市場風險大、能力跟不上的“四怕”顧慮,給予財政、金融、民生等方面支持保障。

為確保政策落地,全省將建立“省級統籌、市縣聯動、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形成信息共享、資源整合的推進合力,營造全社會“敢創業、創成業、帶就業”的良好氛圍,讓“歸雁”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注入強勁動能。

省人社廳

全力以赴推動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讓創業者“回得來、留得住、干得好”

“面向外出務工人員大規模推進以鄉情為紐帶的返鄉創業,是省委省政府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擴內需穩增長促消費、穩就業惠民生促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述永表示,下一步,將堅定不移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就業創業的決策部署,全力以赴推動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讓創業者“回得來、留得住、干得好”,為我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出人社貢獻。

一、精準供給政策。政策供給是創業的“催化劑”“資源池”。集成創業支持政策,梳理形成“六貼一惠”返鄉創

業政策包(場租補貼、貸款貼息、社保補貼、創業補貼、吸納就業補貼、培訓補貼、稅費優惠)。優化融資扶持政策,構建“擔保貸+穩崗貸+信用貸”多元聯動支持體系,將小微企業最高授信額度提升至5000萬元,全鏈條幫助返鄉人員解決無錢創業的問題。完善激勵關懷政策,將優秀返鄉創業者納入后備人才庫、兩代表一委員推薦范圍,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審、榮譽評選中優先傾斜。

二、精準選育項目。堅持完善“項目編制—項目推介—項目扶持”全流程培育模式,策劃儲備一批立足地方特色產業、資源稟賦的優勢項目,推介發布一批“投資小、風險低、可預期”的創業項目,培育扶持一批市場認可度高、成長帶動性強的優質項目。在全省培塑100個示范性強的“荊楚歸雁項目”,每個給予10萬元資金扶持。遴選1000個以上大學生創業和創意扶持項目,最高給予50萬元資金扶持。同時還對培育市場主體、助推產業發展成效明顯的省級勞務品牌和勞務品牌領軍企業,每個給予50萬元資金獎補。

三、精準搭臺擴容。平臺園區是創業的土壤,是產業升級的引擎。打造三級返鄉創業載體,形成“縣有集聚園、鎮有孵化器、村有家庭坊”格局。在全省開展“荊楚返鄉創業園”“荊楚返鄉特色街區”建設,每個給予60萬元資金扶持。打造創業模擬平臺,建立10個返鄉創業實訓基地,開展“1+3+1”進階式實訓(1個月創業培訓+3個月基地孵化+1年跟蹤服務)。打造合作共贏平臺,常態化開展“智慧之光”“博后楚創匯”“院士專家企業行”等活動,推動創業成果轉化。

四、精準匹配服務。建立返鄉創業聯絡站。依托駐外勞務機構、商協會等,推選有愿望、有貢獻的外出就業牽頭人擔任站長,牽線搭橋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建立返鄉創業人員信息庫。以一村一居為單元,動態摸底、精準掌握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意愿、技能特長、支持需求,針對性開展對接服務。建立返鄉創業服務窗口。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配備千名人社服務專員,“點對點”提供政策咨詢、用工指導、人才招聘、子女教育、社保接續、維權保障等一站式創業服務。

五、精準宣傳發動。堅持以活動聚人氣,常態化開展“我興楚鄉·創在湖北”返鄉創業推介、湖北勞務品牌展示交流等活動。堅持以賽事促發展,分類舉辦大學生、博士后、留學回國人員等系列創新創業賽事活動,完善“科創路演+創業大賽+種子投資基金直投”模式,讓更多有創意、有創新、有創造、有未來的好項目成長壯大。堅持以榜樣為引領,在全省選樹100名“荊楚返鄉創業之星”,推廣成功經驗,努力營造返鄉創業的良好氛圍。

黃岡市

建功支點,歸巢筑夢正當時

黃岡市副市長肖紅娟介紹,黃岡返鄉創業優勢突出。這里要素充足、市場規模大,創業成本低、投資回報高,“鐵水公空”快速連接國內外主要城市群,是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重要功能區。2024年,GDP突破3000億元大關。

黃岡返鄉創業態勢強勁。建筑建材、醫藥化工、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煥發活力,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大農業方面,突破性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布局一批產地交易市場和電商基地;中醫藥方面,發揮中藥材優勢,推動規?;N植、中藥加工、健康食品開發、中醫藥服務全產業鏈發展;大文旅方面,以紅色文化為引領,整合山水生態資源,打造業態融合發展模式。53個創業產業園產值突破800億元,返鄉企業貢獻占全市市場主體45.3%的份額。艾灸師等勞務品牌年創勞務經濟過千億。

黃岡返鄉創業形勢大好。這里有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出臺“家門口就業創業十條”“人才創新創業十條”“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二十條”多項措施,每年50億元創業扶持資金,10.35萬處農村現有資源資產,家庭最高可享32萬元購房補貼等您來。這里有多層次的平臺支撐——將高質量打造一批縣級產業集聚園區、鄉鎮小微主體孵化基地、村組家庭式創業單元。這里有貼心的服務保障——一對一配備“創業服務員”,開展“技能+創業”“勞務品牌+創業”等定制化培訓深度賦能。

每一位游子都是家鄉的驕傲,讓我們共同執筆,把黃岡故事從“走出去”的艱辛,變成“雁歸來”的榮光。

荊州市

從“五個一”里開啟家鄉的創業故事

荊州市常務副市長金鵬以荊州的“五個一”邀請返鄉創業者開啟家鄉創業故事。

一條母親河。長江流經荊州483公里,成為區域經濟產業發展所依托的要素稟賦。荊州獨有的環境承載容量、土地供給潛力、人力支撐優勢,必將成為長江經濟帶不可多得的產業高地。

一部大歷史?!坝韯澗胖?,始有荊州。”楚國八百年,鼎盛在荊州?!奥劼犎龂?,每欲到荊州?!背幕?、三國文化、紅色文化、長江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荊州正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新IP、創新創業新動能。

一座開放港。荊州是長江中游門戶,“公鐵水空”立體交通體系基本形成?!盀踅鹜ǖ馈焙萍F路和焦柳鐵路、江漢運河南北水運新通道、許廣高速等“鐵水公”干線,形成三個“十字交叉”。沙市機場開通了全國近30個主要城市航線,長江兩岸十個港口直達江海,荊州港年吞吐能力近1億噸。2024年,荊州被評為國家港口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一條蝶變路。荊州自古是魚米之鄉、商業重鎮。如今,GDP邁上3500億元臺階,產業鏈集群成勢,供應鏈配套成型,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荊州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著力構建“23515”現代產業體系。

一座活力城。荊州有7所高校、20萬大學生,全市勞動年齡人口320萬;設立了2億元返鄉創業引導基金,每年新增40億元創業擔保貸款,購房補貼、子女教育“綠色通道”等系列政策解決返鄉創業后顧之憂;致力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蟬聯“中國投資熱點城市”,榮獲湖北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創業故事

筑好暖巢引雁歸 電商啟航創業路

宜昌華維電商物流園創建于2016年,依托秭歸臍橙產業優勢,打造集加工、倉儲、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園區。該物流園已孵化返鄉創業企業277家,帶動5000余人就業,培育省級龍頭企業4家,3家電商企業年銷售額過億。

“電商崛起,吸納眾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痹撐锪鲌@董事長宋俊華說。

打造返鄉創業“強磁場”?!澳闳腭v、我服務”,將支持電商企業成長、服務電商產業發展作為主要任務,只為企業造勢,不與電商爭利。聯合金融機構推出特色貸款,發放低息信用貸款1.5億元。構建“果園—工廠—物流”產銷模式,實現臍橙全產業鏈無間融合。配備共享智能分選設備、共享包裝車間、共享直播間等設施,為入駐企業降本增效。

激活返鄉創業“新動能”。打造產業化聯合體,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4500戶農戶增收20%。暢通物流快車道,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培養人才生力軍,去年培訓返鄉青年、退役軍人等2000余人次。

培育返鄉創業“好生態”。構建“政策+創業”上下聯動機制,落實創業就業政策,園區內部設立獎補貼,讓政策惠及率100%直達。

政策禮遇聚英才 科技潤澤田園夢

李亞紅是京山綠豐家庭農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她的返鄉之路,是情懷與時代召喚的交織。

李亞紅出身農家,2015年大學畢業后在杭州電商領域干得有聲有色。但每次回家,看到家鄉優質的橋米藏在深山無人識,推廣橋米的念頭便在她心中滋長。恰逢家鄉出臺返鄉創業支持政策,李亞紅毅然返鄉。

“返鄉不是退路,而是擁抱新機遇的起點。”李亞紅回憶,創業初期,政府給予她創業培訓、低息貸款、土地流轉等多方面支持。十年間,公司從家庭農場一步步成長、壯大,如今成長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插上科技翅膀,為農業賦能,讓沃土生金。李亞紅以“綠色+科技”為雙引擎,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一方面,構建“秸稈養菌—菌渣還田—有機種植”循環生態鏈,化肥用量減少30%,該項目被評為全國優秀創業創新項目;另一方面,運用數字新農具,托管農田超10萬畝,實現全程機械化,讓種田從“靠人力”變為“靠算力”,年節省生產成本近2000萬元。

注冊商標、打造品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該家庭農場近3年橋米及周邊農產品銷量達15萬噸,年銷售額均超3億元。致富不忘鄉鄰,李亞紅還帶動3000多位老鄉年增收過萬。

在外致富不忘根 返鄉創業報桑梓

創業路雖艱、桑梓情更長。廣州弘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安定來自棗陽市楊垱鎮,他的創業故事,寫滿鄉情。

2001年4月,龔安定南下廣州,開啟創業之路。8年的摸爬滾打,2009年創立弘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在8個省的上百個高速服務區,經營500多家直營門店,去年營收突破7億元。

早在企業起步時,龔安定就暗下決心:自己一個人致富不叫本事,帶著父老鄉親一起富,才值得自豪。為此,弘勝餐飲公司有一個慣例——每年的公司年會,都選在棗陽召開,鼓勵員工邀請親朋好友參加。2016年公司將總部從廣州搬到武漢,并在武漢、襄陽、咸寧等地開設門店,帶動鄉親就業增收。

創業過程中,人社部門“一對一”為公司提供政策咨詢、用工指導、人才招聘等服務,支持公司與多所院校建立人才培養和輸送關系;在省人社廳的指導下,公司打造弘勝商學院,常態化為湖北老鄉提供餐飲行業從業技能培訓服務。截至2024年底,弘勝餐飲公司的管理層和員工中,有3位大區總經理、7位片區經理、76位店長是湖北老鄉;3000位員工中,近800人是湖北人。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自产精品视频 | 欧洲亚洲国产Av大全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