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經濟發展的關鍵載體;高鐵,湖北騰飛的重要羽翼。
隨著滬渝蓉高鐵宜昌至涪陵段、呼南高鐵宜昌至常德段開工建設,湖北將加速形成超“米”字型高鐵網。
今年全省完成鐵路投資330億元
交通強省,高鐵先行。近年來,湖北高鐵建設蓬勃發展、捷報頻傳。
2019年12月以來,漢十高鐵、黃黃高鐵、鄭渝高鐵相繼建成通車;滬渝蓉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西安至十堰高鐵、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荊門至荊州高鐵、宜昌至鄭渝高鐵聯絡線、滬渝蓉高鐵合肥至武漢段等6個在建高鐵項目進展順利。
今年全省鐵路投資完成超過330億元,繼去年完成300億元后,再創歷史新高。
滬渝蓉高鐵武漢至宜昌段,目前項目施工已進入后半程;西十高鐵串聯起西安至十堰,與通車的漢十高鐵組成西武高鐵,未來2—3小時從武漢即可前往西安;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宜昌至鄭渝高鐵聯絡線,目前進入架梁高峰,上述4個項目均力爭2025年建成通車。荊門至荊州高鐵,步入收尾階段,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滬渝蓉高鐵合肥至武漢段,近日也將進入打樁階段。
統計顯示,目前啟動實施的8個高鐵項目,涉及武漢、襄陽、宜昌、荊門、荊州、十堰、孝感、黃岡、天門、恩施等10市(州),全省近六成市(州)有高鐵工地。
明年將新啟動3條高鐵建設
加快推進建設以武漢為核心的超“米”字型樞紐網,以襄陽、宜昌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鐵樞紐,以其他市州為節點的“十字型”高鐵樞紐……“軌道上的湖北”加速駛來,既是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是改善民生的務實舉措。
記者梳理全省高鐵網發現,待8條高鐵全部建成后,省內17個市州彼此通達時間,將壓縮至2小時左右。
從全省來看,一條條骨干高鐵不僅提升了湖北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優化了區域發展條件。東西走向來看,滬渝蓉高鐵貫通后,武漢至成都、上海等地旅行時間將壓縮至3小時左右;南北走向看,襄荊高鐵、荊荊高鐵,彌補襄陽至荊門、荊州等地沒有直達高鐵的短板。
一條條高鐵飛龍翻山越嶺,串聯起老百姓的熱情期盼。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宜昌車務段宣傳助理陳龍在宜昌工作多年,在他看來,滬渝蓉高鐵宜昌至涪陵段、呼南高鐵宜昌至常德段啟動,意味著宜昌加速融入全國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網,今后西至重慶,南下南寧都將更方便、更快捷。
省發改委表示,明年將全力爭取啟動武漢樞紐直通線、京九高鐵阜陽至黃岡段、花湖機場聯絡線等3個項目。“十四五”期間,湖北將實現“市市通高鐵”,武漢、襄陽、宜昌與周邊城市1小時通達,長江中游城市群內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武漢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3—4小時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