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聲,總長近150米、載著數百名游客的“長江叁號”游輪近日從武漢起航,開往重慶,開啟八天七晚的“慢游長江”之旅。
這是疫情之后,長江航運“國家隊”長航集團再次開通長江中游游輪業務,將長江游輪航線范圍從宜昌至重慶段擴展至武漢至重慶段。
10月8日,船舶行駛在長江三峽西陵峽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水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漢渝航線開通之際,數百位嘉賓匯聚武漢,參加由長航集團主辦的2023年長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會。現場,大家圍繞“長江文旅”“長江游輪”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今年以來,旅游供應鏈得到了全面修補,旅游經濟保持了量的預期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預計2024年國內旅游和國民休閑將轉入繁榮發展的新階段。
業內人士認為,旅游業快速回暖的同時,旅游形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旅游過程中,讓腳步和思想慢下來,選擇慢節奏旅游。
作為長江文旅中“慢生活”“慢旅游”的出行工具,集行、游、食、住、購、娛于一體的長江游輪備受游客青睞。
據介紹,今年1至10月,長江游輪完成游客接待量118萬人,較2019年同期增長22%。前不久,“長江三峽旅游產品”入選中國第一批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十佳案例名單。
長航集團重慶長江輪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錫龍說,“長江叁號”是疫情期間國內開工建造的中國內河新一代高端豪華游輪。2022年首航以來,“長江叁號”僅局限于宜昌和重慶之間,現在漢渝航線開通后,可進一步貫穿融合武漢和重慶之間的文旅資源,滿足游客“慢游長江”的需求。
11月30日,船舶行駛在紅葉掩映下的長江三峽重慶市巫山縣水域。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順江而上,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荊州古城、長江三峽、奉節白帝城等多個沿江景點串珠成鏈。重慶長江輪船公司市場營銷中心總經理楊志剛說,沿途不僅有長江自然風光、地方地標景點,我們還邀請文化領域專家開展交流活動,分享解讀沿江歷史文化,廣大游客既可盡情享受兩岸美景,又可感悟巴楚文化、聆聽三國故事。
“一直想通過慢節奏的方式感受長江中上游文化,這次終于實現了。”為了體驗長江深度游,34歲的阮鵬特意休了年假,從江蘇趕到武漢登船。他說:“游輪停靠岳陽后,我們游覽了岳陽樓,期間還參加了岳陽樓記古文主題講座,期待接下來參與沿線更多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