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昭君文化旅游節·‘以茶促融’湖北青磚茶專場活動”24日在湖北宜昌舉行,“產茶大省”湖北“牽手”內蒙古、西藏、青海、甘肅、寧夏、新疆六省(自治區),共推邊銷茶發展,共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年昭君文化旅游節·‘以茶促融’湖北青磚茶專場活動”舉行。記者董曉斌攝
邊銷茶是指專門銷往邊疆民族地區的緊壓茶、方包茶。作為邊銷茶主產區,湖北有著與邊疆地區“茶通往來”的悠久歷史。自明清時期起,湖北青磚茶就是邊疆民眾生活的必備品,被譽為“生命之飲”“團結之茶”。
活動中,15家湖北邊銷茶企業聯合發布《高質量發展湖北青磚茶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倡議書。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與內蒙古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與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分別簽署《共同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湖北青磚茶在邊疆地區被譽為“團結之茶”。記者董曉斌攝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趙軍章說,將以此為契機,促進中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邊疆茶銷區與內地茶產區之間經濟、社會、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推進中華茶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
當天,與會代表參觀考察了湖北長盛川青磚茶研究所,了解當地以茶為媒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示范經驗和工作成效。
長盛川湖北青磚茶在明朝洪武年間由茶商何德海始創,至今已有651年歷史,曾是萬里茶道茶葉貿易的主力。“我們希望能以湖北青磚茶為紐帶,為湖北與邊疆民族地區共創產業共富新局面?!遍L盛川第19代傳承人何建剛說。
參加活動的代表參觀考察湖北長盛川青磚茶研究所。記者董曉斌攝
宜昌是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鄉,相傳,昭君出塞時將茶葉帶到了草原,開啟了“茶和天下”的歷史佳話。近年來,宜昌市和興山縣通過舉辦昭君文化旅游節,讓民族團結交融紐帶越拉越緊。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發展司副司長馮常海表示,今天的湖北“以茶為媒”繼續書寫著與“昭君出塞”一樣的民族團結故事,架起了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同心橋梁,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