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推進方案》近日公布,方案明確,我省將力爭通過1年左右的努力,完成5個試點小流域系統性治理工作。
小流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單元、生產單元、生活單元。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全省3個一級流域和16個二級流域片區,各市州又因地制宜進一步細化到三級、四級流域片區,縣一級則將細化到小流域。全省選定十堰市茅塔河、荊門市牌樓西河、荊州市崇湖、咸寧市羊樓洞港、恩施州帶水河5個試點區域為抓手,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
荊州公安縣崇湖小流域綜合治理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童齊冰:“從組建機構開始,打造兩湖平原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的樣板、湖區農業綜合的樣板、體驗觀光型的生態旅游樣板、江漢平原基層治理樣板、荊楚安瀾的現代水安全的樣板?!?/p>
此次選取的5個試點包括平原型、山區型、丘陵型,涵蓋全省小流域常見地形,計劃通過1年時間,為全省形成若干可復制、可推廣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和經驗。以小流域為單元,湖北還將進一步細化用地分類,建立小流域綜合治理條件下的土地利用分類標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適應綠色低碳發展要求的管理架構、政策體系,創新資金投入、生態補償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等機制。各地有關工作將由縣市“一把手”作總指揮,確保任務舉措落地見效。
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黨委副書記王聲:“我們積極推行垃圾分類、雨污分流,大力建設農村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扎實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綜合治理河道溝渠,因地制宜打造景觀節點,以此來更好地保護水環境安全。”
十堰市生態環境技術中心干部葉俊:“咱們十堰屬于山區季節性河流,一條山溝就是一個小流域,我們因地制宜確定了生產、生態、生活三大類49項細分目標。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推進項目實施,逐步實現從小流域治理走向全域治理。”